静候市场升温的新能源汽车领域近期迎来政策红利与地方保护交织出现的局面,身处其中的汽车企业在几分欣喜中细尝一丝无奈。
第二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如期公布后,纳入新能源补贴范围的城市、地区数量已达到40个;而补贴逐年减少的退坡机制也正式公布。与此同时,戴着“地方保护主义”大帽子的北京市补贴细则也在2月11日出台。
面对接踵而至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大多数汽车企业对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力度表示认可,但对于部分城市设置地方保护主义的“小目录”表示质疑。面对地方规定与宏观政策的一收一放,汽车企业又将如何应对?
难破地方藩篱
2月26日,北京打响了新能源汽车进入私人消费领域的发令枪。调整后的北京购买机动车摇号政策如期举行。截至2月20日,申购新能源汽车的编码已达1771个。
1月28日,《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管理办法》正式发布;两周后,《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审核备案管理细则》随即出台。然而,作为首善之都的北京,虽顺应大势推出了私人消费新能源汽车的鼓励政策,却也由此戴上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帽子。
在北京的地方补贴细则中,并不包含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这一门槛直接将比亚迪、荣威、江淮等车企生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排除在外。
“因为当地的企业不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直言不讳,“北京的情况说白了就是地方保护,补贴什么车型、预留多少指标,都有针对性。”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秦’是符合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的,但令人疑惑的是国家认可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却无法得到地方认可,这对当地消费者也是不公平的。”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表示,“秦可以享受国家3.5万元的补贴,但由于各地细则还在陆续公布阶段,因此最终获得补贴的情况还不够明朗。初期可能在广东、天津等地区发力。”至于纯电动E6虽然符合北京补贴标准,但能否进入补贴名单却仍不确定。
为了进入更多市场,异地建厂成为一些企业无奈中的选择。“有些事情,企业真的无能为力。异地建厂不是市场化的做法,而是企业迫不得已。我们现在就是一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状。”李云飞显得颇为无奈。
企业各有规划
当然,尽管国家政策与地方保护并存,但新能源汽车始终是发展的方向,众车企在这一领域均有不同的尝试。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2014年大中客车销量增长约9%,公交、校车将是主要增长点。2013年底,比亚迪携手广汽合作生产纯电动大巴一事的消息流出。对此,李云飞透露,“比亚迪与广汽确实有这样一个项目,但是现在还在谈,暂时没有更多消息可以披露。”
而特斯拉掀起的热潮则让人们注意到高端新能源汽车这一领域。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有所动作。北汽在1月底收购了Atieva 公司25.02%的股份,将与其合作开发一款高端新能源乘用车,据悉,这款车将与奥迪A6L同一级别。北汽希望借此提升旗下新能源汽车的设计、研发和制造的能力。而吉利表示将于2014年年底在宁波量产高端新能源汽车。2月18日,与吉利同在浙江的万向集团以近1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拿下窥伺已久的菲斯科,一圆电动汽车整车制造之梦。
此外,各大企业新能源汽车的推出计划也将有条不紊地进行。有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长安将推出两款新能源车型,分别为逸动混动版和逸动纯电动版。到2015年,长安汽车将在全部乘用车上普及弱混,并逐步加强对中混和强混的研发和生产。此外,东风汽车新能源乘用车工厂也计划在今年投产E30和E30L两款纯电动汽车。一汽丰田则已经宣布旗下合资自主品牌将命名为“朗世”,将于上半年上市,主要打造新能源产品。
“国际上一些车型已经达到十几万辆规模的增长,而且从外部来讲,特别是油耗法规等等的影响,迫使我们不得不发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发展部侯福深表示,从国际上来看,电动汽车的产业化的趋势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了。这对中国的汽车企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政策是否足够给力,发展的脚步不容停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