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手机版  |  桌面下载  |  邮箱登陆  |  论坛注册  |  站点导航定制
 

花19万元读武大 美梦醒来是骗局

“这一辈子,做得最窝囊最后悔的事,可能就是这件事了。钱拿不回来不说,孩子的前途也被毁了。我愧对他啊!人生还能再来一次吗?不可能的。”见儿子王辉整天消极地呆在家里无所事事,王强的心里五味杂陈。两年前,王强花了15万元,通过“特殊渠道”,让儿子进入了国内著名的学府——武汉大学。两年后却发现,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嘉兴,类似王强儿子这样的,进入武汉大学就读,最后却发现被骗的孩子还有二三十个。...[详细]

 
花高价读武大被骗 为何学校四年都不知情?
有这么多“外人”在学校上了4年的课,学校方面竟然毫不知情?事实上,很多高校的管理都是十分宽松的。原本辅导员就是校方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但通常一个年级只有一个辅导员,辅导员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十分熟悉,一般情况下也只是通过学生干部对学生进行管理。而老师们基本上只负责上课,除了上课之外的一切行政事儿都是不清楚不了解的。学校的课堂可以说是开放的,有心人都可以坐进教室旁听,所以即使是发现了陌生脸孔,一般来说老师都默认为是来旁听的,不会追问。这本来体现出高校教育的开放,想不到却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详细]
还有多少“武大”存在“野鸡招生”问题?
招生诈骗并不是新鲜事物,武汉大学的“野鸡招生”显然也不大可能是个案。对此,全国范围内,其它类似高校,是否需要举一反三,好好查一查,是不是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至少,各大学要加强管理,及时补齐相关漏洞,莫成了违法犯罪分子的诈骗阵地,还不自知,甚至直到案发,才摆出一脸的无辜!...[详细]
“读武大”被骗 为何四年未发现
“就读”武大被骗四年?是骗子的骗术高明,还是学校管理漏洞大?其他高校是不是也混进了被骗的学生?教育部该下令查查了。...[详细]
"枉读武大",骗局后面多少关键点?
当下,校园越建越大,学生越来越多,现代校园管理制度必须疾步跟上,统招生、自考生、继续教育、定向委培生……据查,上当受骗的“张鹏”们不止武大一家,还有其他学校学生同此遭遇。当浮躁、功利遮蔽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眼睛,当教育公平没有得到有力监管,骗子们并不高明的演技却有了广阔的舞台。目前,受害人已经向警方报案,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已被刑事拘留,然而,骗子、中间人、学生、家长、学校乃至社会从中扮演了何种角色,追问和反思才刚刚开始。...[详细]
“武大假学生”不能全怪学校
作为招生诈骗的受害者,张鹏及其家庭不仅承受了巨大的物质损失,还面临着更为深层次的社会割裂。几年宝贵的青春时光过去了,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样的心理落差和相对剥夺感,让张鹏一家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然而,“武大假学生”却不能将矛头全部指向学校,却忽视了自己的疏忽和过错。...[详细]
“15万读武大”背后的大学生态
被骗的多名学生,四年来与同学一起上课,却从未被点名,也从来没有考试成绩,在这个过程虽也多次向“辅导员”表达过疑问,但最终都被“特殊渠道”的说辞搪塞过去。客观而言,强大的心理暗示与“骗局”的共同体心理,会麻痹他们对于欺骗的警惕感,从而只能选择沉默与“相信”,其实是可以理解的。骗术也正是对这种心理的利用。但这群“特殊学生”在学校上课、生活了四年,居然没有引起校方包括任课老师的注意,无疑是不正常的。...[详细]
读假“武大”,成全骗子的还有谁
围绕高校引发的招生骗局已不是一两起,但往往很快就会被戳穿,而这起“花15万读武大”骗局居然瞒天过海4年之久,期间20多名当事人过着几乎和正常学生们同样的日子,住在武大宿舍、在教室上课,同样参加“考试”、运动会,与同学们一起春游。直到毕业前夕查不到学籍,才发现上当受骗。...[详细]
“15万读武大”骗术是如何得逞的
骗子固然可恨,而武汉大学的回应也撇清了此事与学校的关系,但分析这起事件,却可发现武汉大学的管理,给了犯罪分子太多的“可乘之机”。诈骗者是如何把学生安排进学校宿舍的?是如何安排进正规的班级学习的?学生上了这么久的课,学校和老师一直没有发现?当然学校可以解释,宿舍实行公寓式管理,住进学校宿舍并不是那么难。但学生被安排进正规班级学习,没有学校有关方面负责人打招呼恐怕是不可能的。...[详细]
“15万读武大”骗局4年未露馅 特权迷药作祟
这起招生诈骗案最大的特点是持续4年而未露馅,那是什么样的纸把火包住了4年呢?武汉大学的任课教师、班长、辅导员、宿舍管理员毫无警惕之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一部分原因,而核心原因,应是特权迷药。...[详细]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