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工作重心再下移 东莞积极探索“微治理”模式
发布时间: 2016-01-19 15:17:56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二、资源下沉 建设“微平台”
虽然目前东莞市村级综合服务、综治信访维稳平台建设居全省前列,市财政也不断加大对村(社区)的治安、环卫、行政管理等重大公共事务开支的统筹力度,但是村(社区)下面的二级治理单元仍然存在公共资源散乱、服务功能不足等问题。东莞市大力整合政府、村(社区)、社会、市场等各方资源,建设多种形式的公共服务“微平台”。一是丰富便民巡回服务“直通车”。在市镇党政部门开展经常性送法律、送科技、送温暖下乡活动的同时,工青妇群团组织主导的“莞香花”、“白玉兰”、“先锋号”服务中心和有关社工机构也更加主动地深入楼盘小区、工厂生活区开展“面对面”、“点对点”的服务。二是创设小区综合服务站。大朗镇明上居等一批楼盘小区采取政府奖励、村(社区)资助、物业公司出场地、志愿服务组织出人的运作模式,为居民提供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居务自治服务和邻里互助服务;凤岗等镇街在出租屋集中区域推行“联心街舍”服务管理协同体建设,以党员联络站为主平台,构建“多站合一”综合服务体系,为新莞人提供方便快捷服务。三是共建不同类型的公共活动空间。积极汇聚各方资源力量,对旧厂房、楼道夹层、报刊亭、警务室等进行适当改造,使之成为群众助人自助、群防群治的重要阵地,如长安镇的“榕树下”公共文化空间、茶山镇的法律服务长廊、万江街道的社会服务实践基地、南城宏远社区的职工活动区建设、清溪镇土桥文化长廊图书馆等,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四是拓展网上微平台。充分运用“村居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网上办事大厅、手机APP等平台,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真正将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至居民身边,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图说:长安镇建成长安广场榕树下文化空间
图说:读者在使用长安镇“榕树下”公共文化空间电子阅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