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坤叔发起和组织的“坤叔助学社”及 “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拥有遍及粤、港、澳、台以及日本等地的3000多名成员本报资料图片

“把我受伤的手截掉吧。”虎门一位10岁的男孩遭遇了严重车祸,他目睹父母筹款治疗的艰辛,于是哭喊着做出截肢的决定。这件事经过网络的传播,点燃了这座城市数以千计人的爱心,爱心市民三天之内便自发筹集善款近百万元。
距东莞数百公里之外的韶关,60名贫困生生活极度困难。这则消息,被东莞报业传媒集团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报道并发起助学行动,短短数天时间,60名学生被爱心市民“一抢而光”。
坤叔,在助学的道路上足足走过了25年。如今,他也与时俱进选择网络公益,总计带动3000多人加入爱心助学之列,资助贫困学生近5000人。
过去一百多天,这一连串走进公众视野的网络公益故事,共同绘就了一个新的“东莞慈善现象”。
公益,开始更多地通过新媒体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正催化着东莞驶入“微公益”时代。在这座城市里,人人都可以是公益主体,每个人都能用最简单的方式参与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