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手机版|桌面下载|邮箱登陆|论坛注册|站点导航定制
 

江苏省扬州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扬州市综治办主任陈博文

发布时间: 2016-12-15 11:22:32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主持人:这一点我非常赞成,政府只有秉持服务的理念,才能把基层的事情做好,群众才会满意。

陈博文:是的,我们既要直接服务人民群众,还要把社会组织有效组织起来,同时还要调动人民群众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当然,归根到底还是要为人民群众服务。

第三点经验,是把握治理的核心:提升法治素养。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提升“社会末梢治理”水平的有效法宝;平安法治融合发展,是实现基层和谐稳定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扬州市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全社会特别是基层社区(村)组织和广大居民的法治素养,为促进社会末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法治保障。

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了四项工作:

一是打造法治宣传阵地。借助荣获全国、全省首批“法治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的良好契机,积极开展“民意法治”建设。在前几年广泛建立法治文化阵地的基础上,以“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名城”为主题,走进基层,深入一线,广泛开展法治广场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大型活动400多场,参与群众达20多万人次。组织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三官一师”,深入基层社区(村),开展法治公益行活动,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二是发掘民间乡土文化。不少基层社区(村)积极梳理、发现藏于民间的艺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自编自演居民喜闻乐见的小品、戏曲,潜移默化地拓展广大居民的法律知识,提升法治素养。江都区樊南村民间艺人创作法治小扬剧《新老代表》、《常回家看看》、《村长嫂子》等,村民扮演剧中角色,进行巡回演出,倡导法治理念,弘扬法治文化。

三是培树居民身边“好人”。在全市基层积极开展争当“扬州好人”活动,引导广大社区(村)和居民群众倡导文明新风,争做好人,抢做好事,用实际行动关爱他人,用榜样力量影响他人。目前,全市已有45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其中来自基层社区(村)的32位“中国好人”先进事迹感染着周边群众,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给“社会末梢治理”工作输入更多的“正能量”。

四是实行居民依法自治。始终坚持把“四民主、两公开”贯穿社区(村)治理的始终,开展各类活动,实现依法治理。推广应用“圆桌会议”制度,对本地大事要事难事进行民主决策,对分歧较大、意见不一的通过“圆桌会议”或类似形式开展研讨,实现自我治理的功能。高邮市浩芝村不回避近年来土地征用量每年递增,户口回迁、享受分红矛盾较大的现实,强势推进“集体议事、每人一票”制度,形成“圆桌会议”决议,公平公开公正地处置每一起矛盾,效果明显,无一上访。广陵区荷花池社区去年成立了由15名理事组成的社区治理理事会,已协商解决了3个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宝应县陈东村村民杨洪玉、陈龙华二人自发组建了一支义务巡防队,利用跑步锻炼的机会,积极开展义务巡逻,默默守护着这片家园。五年来,该村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经验做法被《长安》杂志刊载。

以上三点,就是扬州在创新社会末梢治理方面的主要经验,虽然取得了一点点成效,但还不成熟,仍需努力,欢迎广大网友批评指正。

主持人:感谢陈书记。收看我们访谈的网友,都是关注社会治理工作,还有不少是从事或者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的朋友。对于您给大家分享的经验,大家肯定意犹未尽。那么,扬州在综治和平安建设方面还有什么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呢?

陈博文:创新是综治工作的灵魂,是扬州综治和平安建设的一面旗帜,我们在这方面确实还有不少探索实践,可以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主持人:太好了!

陈博文:首先我想介绍一下,我们扬州在全省首创的市级综治中心。2012年左右,我们江苏全省开始建设县乡村三级社会管理服务平台——综治中心,三级平台建成后,在优化社会管理服务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我们也发现,这三级平台只解决了县以下的问题,而在地市级层面,综治工作依然存在面上难“统”(综治委成员单位协调联动不力,部门协作、条块结合、齐抓共创不落实等)、线上难“拎”(规定动作难到位、工作举措难落实、自选动作难成特色、工作情况难准确反馈和各级社会管理服务平台难协调等)和应对突发事件难“动”(缺乏统一、权威的指导协调甚至指挥体系和工作预案等)等问题,于是我们立足扬州实际,自2013年底开始筹划建设市级综治中心(全称为“市综治法治指导协调中心”),2015年底一期建成,并成立正科级建制事业单位,2016年初,市综治办全员进驻,中心实体化运行。

主持人:市级综治中心是一个新生事物,这个建设过程应该充满了困难吧?根据您刚才说的,前后也就两年时间,就实现了基础建设、编制审批、全员进驻。

陈博文:是的。整个建设过程,我们主要有三方面的体会,

一是克服困难,敢想敢干。建设市级综治中心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样本可供参考,且在规划、编制等方面存在重重困难,但我们不等不靠,迎难而上,采取先调研(可行性)后启动、先组建(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挂帅的专门班子)后实施,先规划(实体、功能并重)后建设,先进驻(市综治办)后完善的“四个先后”做法,成功建成市级综治中心,并在全省创下三个率先,即率先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各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积极推进市级综治中心项目建设;率先建成具有相对独立的楼栋(院)作为办公场所且设施齐全、功能齐备的市级综治中心;率先实现“市级综治办全员进驻+综治信息系统+综治成员单位席位式进驻”的工作运行模式。

二是精准定位、科学高效。明确了“科学定位、创新方式,整合资源、科技支撑,平战结合、指导协调,维护稳定、服务发展”的中心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针对扬州社会治理工作实际,进一步确立了“综治委抓总、综治办管建、综治中心主战”的中心工作总思路和“工作部、参谋部、指挥部”的中心工作定位。

三是认真履责、服务发展。市级综治中心着力在五个方面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服务发展大局。即充分发挥综治工作体制优势,进一步织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精确到点的综治工作网络,凸显综治工作整体合力;有效整合综治工作资源,落实共享信息、共同研判、共同处置、共同化解,实现联动宣传、联合执法、联手工作;着力补齐各级平台建设短板,全面发挥指导协调职能和承上启下作用,实现社会管理服务一个体系领导、一个平台统揽、一个机制运行;切实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整合涉稳信息收集渠道、研判平台,探索实行“三五”维稳工作模式(五色预警、五级响应、五步处置),发挥好维护社会稳定指挥部作用;努力实现平战结合目标,按照“席位就是战位”的要求,把平台平时工作和指挥部战时举措有机结合起来,将平时的“席位”转为战时的“战位”,不断提升中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扬州的综治中心,为全省首家、全国领先,受到前来视察指导的中央综治办、国家标准委和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办领导充分肯定。今年9月发布的GB/T33200-2016综治中心建设管理国家标准,也吸收了我市工作经验。

主持人:非常了不起!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