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手机版  |  桌面下载  |  邮箱登陆  |  论坛注册  |  站点导航定制
 

安徽省合肥市:用法治思维推进社会治理 积极服务和改善民生

发布时间: 2016-01-18 15:31:18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三、以法治思维推进重点工作项目化

对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方能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创新用抓经济建设的方法抓社会治理,采取项目化推进方式组织实施。先后将“三无”小区整治、安全停车工程、特殊人群管理等四项工程列入重点工程,实施项目化推进,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具体、责任落实。改变工作推进中经常出现的概念化、形式化、无主体等突出问题。

(一)分类整治“三无”小区。针对各种“三无”小区案件频发的现象,将“三无”小区改造整治作为工程项目,分类施策。一是鼓励居民自治。对改制企业生活小区,居民相互较熟悉,适宜开展居民自治。政府对硬件设施一次性投入(如道路、下水、自行车棚、管道煤气、值班室等),由居民自发成立议事会,承担小区后期物业费收缴和日常门卫管理、巡逻等工作,如包河区43号大院、又一居等小区。二是实施准物业管理。一些零星开发的小区和居民成分较复杂的小区,物业费难以收缴,社会物业管理公司不愿意承担,造成无人管理,群众意见较大。由社区成立物业管理公司,承担物业管理责任,采取政府补贴一点、居民群众低价交一点,保障小区日常管理有序进行。积极探索“低收费、有补贴、全覆盖”的政府购买社区服务新模式。曙宏新村、大店新村等一些小区实施准物业管理后,小区环境明显改善,群众交口称赞。三是政府兜底升级改造。针对小区硬件毁坏严重,给居民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政府将小区改造纳入民生工程,按“政府主导、居民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所需资金分级承担,对小区各类设施全面升级改造,改造后的“三无小区”实现有公共保洁、有绿化养护、有治安维护、有停车管理、有维修服务的“五有”目标。2014年,全市原有“三无小区”546个,已整治286个,正在整治222个。

图说:长丰交警部门整治路面打场晒粮乱象

(二)全面推进停车工程。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被盗问题,推行安全停车工程。在项目设立上,明确目标范围、责任主体、建设标准、完成时限。在规范建设上,明确要求有专人看管、栏杆隔离、停车标识,探头监控,在建待建单位小区必须将停车场所纳入规划。在组织推进上,采取召开现场会、调度会、推进会,随机抽查、定期通报、限期整改等方式强力督导推进,对实行常态化管理,成效突出具有示范作用的,表彰命名为安全停车工程示范点;在运行管理上,因地制宜,创新推出外包管理、委托管理、分地段管理、分时段管理、封闭式管理等多种措施,创新推出免费集中停车、投币式充电、临时车棚、机动车非机动车分区域停放等服务项目。创新推出为电动车、摩托车GPS防盗系统,为提高盗窃“两车”侦破率、打击犯罪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市建立非机动车停车场5662个,示范停车点192个,看护人员5984人,停车点监控探头数4704个;“安全停车”工程的实施,服务方便了群众,改善提升了城市环境,特别是有效地压降了可防性案件。

图说:检查蜀山区非机动车停车场

(三)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将对特殊人群的管理纳入全市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上。坚持“以房管人”、“以证管人”和“以业管人”,全面落实管理措施,《合肥市居住证管理办法》于2014年12月10日起施行,截止2014年12月底,全市共登记在册流动人口236.7万人、出租房屋37.1万套(间)。在服务方面,政府层面推均等,社区层面重亲情,农村层面抓关爱。对进城务工人员实行子女义务教育、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疾病预控、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均等化服务;推进61个“城市生活e站”、“流动留守儿童之家”、“假日托管学校”等多种服务平台建设,帮助流动人口解决工作、生活、生育中困难,总结推广新站区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劳动保障权益工作做法;全市已建成1381个留守儿童之家和83个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在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上。将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工作作为综治重点工作。全市已排查出4410名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并录入《全国重性精神病人信息管理系统》,实行有效管控,未发生一起有影响的案件。全市9个县(市)区社区矫正中心规范运行,职能作用发挥明显,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强制隔离戒毒426人,社区戒毒580人次,社区康复120人,同比分别增长56%、68%和62%。目前我市戒毒康复人员报到率已达到97%,吸毒人员整体管控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全市依托企业建立安置基地68个,9个县(市)区过渡性安置基地均已建成。全市累计完成服刑人员信息核查1248条,核查反馈率98%以上。积极开展“黄丝带帮教行动”,对刑满释放人员和服刑人员帮扶3000多人次。

图说:肥西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心

四、以法治思维推进服务管理信息化

把强化社区服务管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工程,以网格化建设为手段、以组织化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服务化建设为方向,深入推进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积极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一是推进网格化工程。全市42个街道、15个大社区,438个城市社区、337个农村社区,全市城乡社区共划分6595个网格,1.1万名网格责任人。市区及各县(市)城镇社区均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二是推进信息化工程。以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市建设为契机,以社区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为载体,不断强化基础建设信息化。4个城区均建立了区级综合信息平台,265个社区建有面向居民的信息服务平台(社区网站、qq群、社区博客),信息化服务覆盖近300万人。三是推进服务化工程。通过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对公安、民政、人社、司法等4个部门涉及到公众的服务事项进行整合。通过平台“一站通”、“一户网”和社区综合柜员、自助一体机等,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公益服务事项推送到社区和互联网上,群众可以就近以多种方式向政府部门提交办理事项和获得办理结果反馈,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政府部门行政服务效率。依托平台,公安机关开通了居住证申办、机动车和驾驶人告知、公民因私护照及港澳台湾通行证的申办预约、进度查询等3大类服务事项。

   上一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