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创设“四医联动”长宁模式 破解医疗保障民生难
发布时间: 2016-01-18 15:27:52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长宁区“四医联动”医疗保障制度介绍
为切实保障区域内因病致贫群体的基本医疗权利,我区转换思路,打破各部门独立实施救助的传统做法,从加强政策衔接、优化工作流程、均衡医疗资源入手,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由区民政局、财政局、卫生局、医保办联合出台了“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服务+政府医疗救助+社会组织医疗帮扶”(以下简称“四医联动”)基本医疗保障新模式,利用现有市、区医疗救助专项资金和区叠加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专项资金、社会募集资金和相关医保减负、报销和补助等返还金构成的保障经费,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四医联动”基本医疗保障工作于2009年12月在我区仙霞街道开展试点,并于2010年10月在全区范围内推开。实施过程中,“四医联动”制度逐步显现出有别于传统救助的多项显著优势,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保障范围扩大。“四医联动”涵盖了区内民政特殊救济对象、低保人员、低保残疾和大重病人非本区户籍配偶、低收入大重病人员、65周岁以上无业老人和因病致贫人员等6类困难群体,突破了以低保、低收入人员为保障对象的传统救助范畴,对门急诊、家庭病床、急诊留院观察、住院等不分疾病类型和就医形式一揽子保障,消除了医保起付线的障碍,医保范围内个人自负金额大大下降。
二是救助时间提前。变事后救助为事前、事中救助。困难人员只需手持“四医联动”医疗救助保障专用卡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产生的医疗费用个人自负部分,救助资金承担部分由医疗机构垫付,事后跟民政部门结算。这样可以避免患者因垫不起医药费而小病不医拖成大病、慢性病的现象。
三是工作人员压力减轻。临时性救助中的第一大类型为因病救助,“四医联动”保障对象不再因病享受临时救助,吸毒困难人员可持卡自行就医,救助所工作人员不再陪同代其结账,工作量减少、工作压力减轻。
四是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四医联动”利用基础医疗资源,实行全科医疗团队负责制,全科医疗团队全面掌握责任范围内困难人员健康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就医指导,发挥预防保健的作用,逐步提高困难人员的健康水平,有效控制不合理配药,冒用就医卡的现象,小毛小病、慢性病等基本控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在全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转诊,也使医疗资源得到均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