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现代农业发展的三个着力点
发布时间: 2016-01-04 15:10:33 | 来源: 联盟中国 | 作者:辛闻 | 责任编辑: 曹洋
第二个大的问题要适应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着力培养各种新型农业主体。事实上使留在农业内部的从业人员充分发挥作用。这些年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不断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已经是持续发展了。截止到去年,外出劳动力达到2.76亿,现在所谓的2.3亿承包农户,全国现在有2.5亿农户,其中2.3亿承包有土地,还有两三千万是牧民、渔民,包括林农,不管2.6亿农还是2.3亿承包农户,平均每个农户家庭有一个劳动力外出了,一个劳动力外出适应农业内部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少,现在讲2.3亿承包农户也罢,2.6亿普通农户也罢,其中60%是自给自足型的家庭,我们所谓城镇化人口,去年已经达到56.1%,超过去年5亿的常住人口居住在城市。我们的商品农产品是由谁提供的?是由各种各样以商品农产品生产为主要目的的新型经济主体提供的,这类新型经济主体归为三大类:
一、所谓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去年年底全国有87.7万家,家庭农场平均规模在200亩左右。
二、各种各样的合作社,可以分为两大方面,1、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水稻合作社、小麦合作社等等;另一方面就是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服务型合作社、农业机械服务合作社、农产品加工营销合作社,各种各样的合作社截止2015年年底全国有151万家。
三、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包括传统农业企业在内的和现在新兴其他企业进入农业形成各种各样的产业化企业,经营企业达到35.6万家,其中龙头企业达到12万家,包括中粮、北大荒、伊利、蒙牛这样的农业企业是属于国家级农业企业,去年达到1245家。除了这些企业以外,这些年还看到过去做房地产、IT、其他产业的也对农业充满了兴趣,也投资农业成为农业里边的新生力量,比如联想、恒大、万达甚至包括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涉足农业,成为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组织,这三大类农业经营主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确。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希望寄托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要点在两大方面,一个大方面在目前产能已经达到了能够满足基本需求的关键时期。比如去年粮食产量获得12连增,粮食总量达到12429亿斤,比上年又增加了288亿斤,这个产量是不低的,我们获得粮食12连增的同时也注意到我们的产量增加、库存增加、进口量增加,但是我们增加的这些部分相当是属于相对低端的农产品。另一方面,个性化的差异化相对高端的农产品还有相当的进口,去年进口了接近八千万吨的大豆,进口了小麦、水稻、玉米,总体加起来要占到整个进口量的15%以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怎么样在保障数量、保障总量的同时,能不能生产出城乡居民日夜需要的中高端的农产品,这方面我们还是欠缺的,中高端农产品靠谁生产?显然靠新的经营体制生产,靠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所以我讲的第一大方面就是要培育方面多元化的经营主体,新型经营主体。第二大方面就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使不同经营主体要有明确的定位,满足农产品供给,满足数量需要,在农业生产的直接生产环节要越来越仰仗、依托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在提升农业价值链方面,或者延长农业产业链方面,尤其是单家独户一家一户干不好的农业生产重要环节方面,越来越要依靠合作社,但是关键的,高端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塑造越来越要依靠农业企业和各种各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所以通过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经营主体,特别强调不同主体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在农业转方式方面发挥不同作用是第二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