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生态汶川 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 2014-09-17 10:55:58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五、启迪

经过灾后重建的艰辛努力,汶川生态宜居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汶川围绕生态县建设,从生态恢复到整治城乡环境、从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到民族建筑风貌再生、从生态宜居建设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一步步推进和完善生态宜居工程,最终使生态宜居工程的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汶川生态宜居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给予我们这样的启迪:

(一)生态宜居是一个系统工程,这样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才能得以实现

生态宜居工程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特别需要区域产业经济的生态化改造,才能为生态宜居工程的建设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基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生态宜居工程只有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才得以实现。汶川正是将原有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为以新材料产业为重点,集中布局、集约化生产的低碳园区工业,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业,才使生态宜居工程建设所需要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内容得以维持。

(二)灾后建设生态宜居工程需要借智借力

基于灾后社会经济快速恢复重建的客观需要,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地震灾区如果没有外力支持,是无法同时进行生态宜居工程建设的。灾后建设生态宜居工程,需要借智借力,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才能实现灾区的科学重建、快速重建,汶川灾后生态宜居工程的建设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东省的倾力援建,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基本保障措施必须到位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部门要将灾后建设上重要议事日程,树立大局意识,心往一处想、颈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突破部门利益,互相加强理解、支持和配合,齐心协力推进各项工作。要加速领导,建立健全“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形成党委决策、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示范带动、全国齐动的工作格局。

2.广泛宣传,营造气氛。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展板、会议、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各项重大决策、重要举措和工作成效,宣传先进典型,在生产、生活各个层面,把人心鼓热,把干劲鼓足,切实增强干部群众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一股加大的合力。

3.健全机制,加大投入。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加大财政性建设投入,优先安排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

4.改革创新,打牢基础。理顺各项管理体制,明确责任主体、责任内容、管理权限和履责程序。探索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市场化动作机制,实现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强化生态科技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的人才培养引进、专家咨询、中介服务等组成智力平台建设,严格落实生态红线制度,争取上级在项目建设、政策倾斜、资金安排方面的更大支持。

5.重点建设,提高效益。注重点和面的投入比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改进项目组织实施方式,落实地方政府项目实施责任主体,让群众成为建设的积极参与者、直接受益者和主动守护者,发挥项目综合效益。

6.强化监督,严格考核。完善各项工作考核机制,强化过程监管,严格兑现奖惩。把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位,将落实政策、意见的实际成效作为考核评价各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内容,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政令不畅、行政不作为、服务效率低下、执法不公等问题,实行行政问责,确保政令畅通、工作落实。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要求,抓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执行,加大综合监察和执法力度。


     1   2   3   4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