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生态汶川 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 2014-09-17 10:55:58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震惊世界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瞬间爆发,致使汶川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各类基础设施严重毁损,生态环境面目全非,全县直接经济损失643亿。震后几年里,紧随而来的惊天动地的“8.14”、“7.03”、“7.10”特大山洪泥石流一次又一次发生在汶川大地。然而,在接连发生的灾害面前,坚强的汶川人民在逆境之中开始重建自己的家园,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鼎力援助下,汶川人民在短暂的时间里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汶川生态宜居工程建设的诠释和总结,正是汶川人民智慧的体现,“把握规律,尊重科学”贯穿于汶川县生态宜居工程建设的始终。
生态宜居包含了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所要到达的目的是人居环境良好,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对于震后的汶川来说,生态宜居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但是,汶川人民不畏艰难,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县的目标展开了生态宜居工程的建设,经过几年的艰辛付出,全县从生态环境恢复到整治城乡环境、从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到民族建筑风貌再生、从生态宜居工程建设到生态县建设一步步推进、一步步完善,最终使全县的生态宜居工程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就。2013年,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98亿元,同比增长3.8%;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66亿元、32.72亿元、12.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8%、1.2%、9.6%,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5.0:70.8:24.2调整为5.5:68.2:26.3,经济发展平稳增效。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总量继续保持全州第一,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51个少数民族县(区)中排位第3。
一、灾后生态恢复
(一)地震对汶川生态环境的破坏
1.森林资源及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汶川县是常见上游水源涵养区和四川省重点林区,也是天然林保护和退更换林的重点工程实施区,其森林面积大、蓄积量高,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此次地震造成重灾的林地面积达169万亩,直接经济损失43亿。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功能衰弱,直接导致区域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2.水土流失与土壤理性化性状改变。次生地灾造成水土严重流失。表层土被严重冲刷、覆盖,全县损毁耕地90000亩,其中灭失42500亩,保存耕地仅千亩。另外,灾后防疫消杀工作大量使用化学药剂导致土壤结构、肥性遭到严重破坏,因此灾后植被恢复面临时间长、难度大的现状。
3、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地震减弱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次生灾害导致森林植被、自然景观、风景名胜、森林生态景观受损如三江、草坡自然森林生态景观严重受损,萝卜寨景区全部毁灭,使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产业遭受重创;森林植被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遭受严重破坏;由于灾后防疫,致使部分生产和生活用水水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污染,区域生态承载力急剧下降。
4、大熊猫等珍稀物种濒危程度加剧。地震次生灾害使野生生物环境严重破坏,珍稀动物栖息地严重影响。如卧龙大熊猫保护区和草坡自然保护区的破坏,大熊猫食物减少,迁徙的道路被阻断,两栖及爬行类动物也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二)生态恢复的措施与技术
灾后重建以来,汶川坚持以提高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环境保护和建设为主线,以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为着力点,加快推进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对林业基础设施、自然保护区、水利保护工程及其他工程的建设,使林草生态功能明显增强,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减缓了地表径流,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土壤结构。
1.生态恢复主要措施。一是合理利用水资源。汶川坚持以蓄水能力、供水能力等水利设施建设为主,同时开展流域水系的河道整治和灌区节水配套设施改造等综合治理,合理开发“云水”资源,调配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发展农业节水和工业节水,推进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二是合理利用建设用地和耕地资源。保持耕地占补平衡,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调整布局,加强建设用地管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实施“金土地整理”,即通过土地整理、迁村腾地提高土地质量和数量,并实施震后地质灾害评估和修复建设;三是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方式,推广先进工艺设备,提高矿产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降低矿产资源消耗水平,建立矿产资源分类开采和保护区制度,调整布局,减少矿山数量,促进规模化开采和集约化经营,强化矿山开发的生态恢复,培育“无废料、无矿尾、无公害”的循环经济型矿山开采企业;四是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建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开展生物物种资源调查、编制保护规划、健全生态安全监管系统。
2.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一是加强污染防治。污染防治是灾后重建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抓好水污染防治,加强大气、固废、土壤、噪声污染和核辐射污染防治;二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坚持生态保护与修复并重,防止边建设边破坏,在物种资源方面,强化外来物种和转基因生物体的生态影响监控,制定物种保护行动计划,并建立物种资源数据库,对国内外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进行重点修复,如卧龙、三江、草坡自然保护区,同时对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实施抢救性保护。
3.改善环境质量,新型工业转型升级,恢复重建稳步推进。一是改善水环境质量。首先加强水污染监测和综合治理,重点治理岷江流域,其次完善水功能规划,建立污染物在线监控系统,使工业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同时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管网系统,不断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二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做好大气飘尘污染监测监控,逐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防治化工、医药、冶金等行业的有毒有害废气污染,严格执行环保准入制度;三是改善声环境质量。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合理规划企业布局,加强噪声治理防止工业噪声污染,实施噪声控制防止服务员噪声扰民,提倡文明友爱生活方式减少生活噪声污染;四是控制水土流失。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改善坡耕地,防洪排涝整治河道,禁止乱砍乱伐。
汶川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外迁。阿坝州委、州政府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汶川工业北移,建设汶川新型低碳园区工业。整合漩口工业园区、广汶工业园区、桃关工业园区管理机构,成立汶川新型工业园区管委会。汶川漩口新型工业园区以及汶川与广东联手打造的成阿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加工、建材、医药、食品加工、轻化工、电子等新型低碳产业,汶川、成都市给予了各类优惠政策,延伸企业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供项目、技术、信息、管理大力吸引企业转型升级,以此推动汶川县新型低碳工业发展。州、县、镇各级部门对搬迁企业做了大量的动员工作,给企业做了很多实事,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真情关怀,政策宣传落实到位,最终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让各企业来得快意、搬得乐意,重新树起信心。汶川水磨镇就有63家企业成功外迁,产业结构调整迈开了成功的步伐。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有效整合项目、资金和资源,引导金融资金、民间资金投入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型工业转型升级按照“两园多点、集聚发展”的思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核心产业、扶持培育新兴产业,积极支持工业企业抗灾自救,保持了工业经济增势。深入实施十大工业提升发展项目,重点抓好阿坝铝厂电解槽节能技改、立敦电子二期化成箔扩建等项目建设,侨源气体、浩普瑞等企业建设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2亿元,万元GDP能耗下降2.2%。全力推进“7•10”灾后工业园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恢复,26户规模以上企业已恢复生产20户。2013年,预计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9.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4%。
4.生态恢复主要技术方案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恢复主要从植被恢复、人工造林、自然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封山育林、生态林业基地、珍稀树种保护等方面进行生态恢复。现代农业兼容并蓄,“三化”并行强农富民。以省级现代农业、林业重点县建设为载体,深入实施农业“五千万工程”,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扎实推进漩三、绵草、威雁、克布4条农业精品环线建设,建成甜樱桃基地2.3万亩、猕猴桃基地3万亩、核桃基地5.1万亩、苗木花卉基地2560亩,预计全年畜禽饲养总量达760万头(只)。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培育专合组织104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家庭农(牧)场95家。着力培育高原、生态、有机农产品品牌,申报认证无公害及有机农畜产品3项,成功申报“三江黄牛”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整合资金2亿余元投入新农村建设,顺利通过省级新农村成片推进示范县验收。加快“7•10”灾后农业基础设施恢复,开辟农产品运输销售绿色通道,确保了大害不减产、大灾不减收。2013年,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2亿元,同比增长15.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991元,同比增长24.3%。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