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县鼓励“子随母姓” 新生儿随母姓获物质奖励

今年32岁的安徽农民王燕松和丈夫都是各自家中的独生子女。她在怀孕期间,得知县里鼓励“子随母姓”的新政策,和丈夫商量后,决定让孩子跟随母姓。在儿子出生后,取名王槿轩,王燕松也按规定获得了1000元的相应奖励。在2011年,王燕松所在的安徽省长丰县,成为“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七周期性别平等项目”中国三个试点县之一。该项目旨在倡导全社会关注女孩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发展,转变思想观念,提倡男女平等,遏制社会性别失衡。...[详细]

 
长丰县试点“子随母姓”:无论跟谁姓,家庭幸福最重要
“《婚姻法》中说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这对于每个人来说完全是自由的,并没有那么多的是非问题。”合肥华腾律师事务所主任胡海告诉记者,具体到现实生活中,确定子女的姓氏,应该由夫妻平等协商而定,并非由其中一人说了算。...[详细]
子随母姓重在影响生育观念
通过“随母姓”来消除性别歧视,其用意并非是在对父权的抗议上,而是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念。如果生了男孩并不继承父姓来彰显传宗接代的意义,那么生个女孩也是一样的。...[详细]
“子随母姓”何须政府嘉奖
孩子姓什么、公民是跟爸姓还是随妈姓,这事儿跟“推动社会性别平等意识”这个宏观命题,说实话真是连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公共管理部门动用公共财政来“干涉”公民的姓氏自由,是公权力的僭越。...[详细]
“子随母姓”作用几何
长丰县的做法引发民众关注。一些网民认为政策会对男女性别失衡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但也有不少网民质疑这一政策的合理性,有网民留言说:“随父姓,随母姓,都可以,婚姻法早有规定,何须多此一举。奖励本身就是一种歧视。”...[详细]
子随母姓奖千元,你是爸爸愿意吗?
赞同:有助于改变陈旧观念 反对:将会挑起家庭不和 质疑:不同姓也有可能是近亲 冷静:拿了钱再把姓改回来 吐槽:夫妻同姓奖不奖...[详细]
“子随母姓奖千元”做法值得商榷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子随父姓”,除非是夫妻两人出现离婚或者父子之间出现严重不合甚至断绝关系的时候,才会出现子随母姓的情况。当然,随着人们对于姓氏所附带的传统文化内涵的观念淡化,也有个别人会出现子随母姓的情况,但仅仅是个案。因为大多数的潜意识中,子随父姓已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传统,家族代际辨识的“路牌”,所以子随父姓的社会约定俗成,就像人饿了就想吃饭一样,是一种“本能”的姓氏文化约定。...[详细]
   上一页   1   2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