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
发布时间: 2016-12-02 11:59:17 |来源: 联盟中国 | |责任编辑: 曹洋
高明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一、区域概况
佛山市高明区位于广东省中部,珠三角西翼,是珠江、西江交汇的重要节点。全区总面积9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05万,下辖荷城街道、杨和镇、明城镇、更合镇和西江新城,共72个行政村(社区)。区政府所在地荷城街道紧邻西江,距佛山市47公里,离广州市68公里,距香港101海里、澳门74海里。
高明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设县,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1958年高明与鹤山两县合并,称高鹤县。1981年恢复建制,1994年撤县设市,2002年设立高明区,隶属佛山市。高明历史上曾有过“文风甲端郡”、“硕彦辈出”的美誉,涌现了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如明代的“岭南诗人”区大相,清代的版刻家、中国第一个华人牧师梁发,现代的象牙微雕刻大师冯公侠,武术家、外科专家夏汉雄,教育家、数学家何衍璇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高明涌现了以革命“三谭”(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高明地貌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区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态环境优良。近百里沧江及其15条支流横贯全境,有大小水库60多处,森林覆盖率达51.24%,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广东省首批“绿色名县(区)”、广东省“林业生态区”等称号,是珠三角重点林区之一,空气质量持续排名全市第一。区内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有荷城唐代龙窑遗址、灵龟塔,以及古椰贝丘遗址等。其中古椰贝丘遗址是珠三角地区保存度最高、信息量最丰富、代表性最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为高明首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然生态景观有皂幕山、将军山、桫椤自然保护区等,其中皂幕山是佛山第一高峰。区内拥有皂幕山景区、盈香生态园2个国家4A级景区,2012年获“中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目的地”称号,2016年被评为“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高明云勇森林公园通过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休闲体验分会的认定,成为全国首批17家“中国森林体验基地”之一。区内拥有3个国家级生态镇、12个省级宜居社区。
二、经济发展
近年来,高明通过大力实施“和谐跨越”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区域价值,加快“绿色崛起示范区”建设,经济社会获得持续快速发展。连续多年获全国百强县(市)、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称号,2016年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排名上升至43名。2011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中小城市”。2015年,该区积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大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2015,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0.63亿元,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71.90亿元,增长8.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84亿元,增长15.3%;固定资产投资352.18亿元,增长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06亿元,增长10.1%;外贸出口总值22.4亿美元,增长3.9%。2016年1-3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8.35亿元,增长8.2%;1-3季度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11.73亿元,增长7.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68亿元,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287.17亿元,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43亿元,增长12.0%;出口总值118.50亿元,增长23.8%。
三、招商引资
以发展园区经济为依托,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目前区内已逐步形成以沧江工业园主体区为重点,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杨和装备制造基地三大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为支撑,以西江新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示范的集约化产业园区。其中,沧江工业园在2003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2008年纳入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国家级工业开发区。以园区为依托,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15年共引进产业项目73个,总投资达17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2个;2016年1-3季度引进产业项目48个,总投资达12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个。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更加注重引入以装备制造、新材料、旅游文化、商贸流通等新兴产业项目。近年先后引入了佛山南车修造基地、德方纳米新材料、美的•鹭湖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君御西江国际游艇展示中心项目、勤天汇城市综合体、普洛斯物流等一批规模大、影响深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产业发展后劲得到进一步增强。
四、产业发展
以“精一强二进三”为发展目标,精细发展农业、做大做强工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全面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2016年,纳入省重点项目21个、投资468.14亿元,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再创历史新高。
工业发展后劲增强。全区初步形成高明特色的“421”支柱产业集群:“4”是指纺织服装、石化塑料、金属材料、食品饮料等四大传统产业;“2”即新能源、新材料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1”是指装备制造业,成为工业发展的主支撑。2015年,“421”产业集群实现产值244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生产总值91.6%,产业集约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发挥行业龙头企业作用,培育出包括本田金属、中油高富、溢达纺织、海天调味、佛山照明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骨干龙头企业。2015年,全区拥有产值超亿元企业285家,超10亿企业16家,税收超亿元企业4家。
现代农业精细发展。大力培育现代农业发展载体,现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农业龙头企业21家,农业专业协会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6家,菜篮子基地24家,五星农业园区1个、四星级10个。生态农业发展迅速,目前,共有有机食品5个,绿色食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26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建成“三品一标”产地认证12个,认证面积2.16万亩。农业产业品牌加快打响,已培育出合水粉葛、合水生姜、高明富硒大米、三洲黑鹅等“四大材子”,海达“鲜一先冰鲜鹅”获广东名鹅称号,成为珠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智慧农业”稳步推进,建成“农信通”服务平台、农技宝云平台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平台,引导农业企业开发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
第三产业加速推进。以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为抓手,以重点项目为引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荣获“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称号,并被认定为广东省生态养生休闲旅游集聚区,入选省第二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抓紧推进包括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区、盈香生态园、皂幕山景区等在内的总投资195亿元的9大旅游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其中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区成功获评国家优选旅游项目,初步形成东、中、西部的三产发展格局。积极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品牌,整合区内旅游文化资源,2条线路入选“最美佛山旅游线路”,深挖红色旅游资源,成功举办首届谭平山文化节。形成一批独具高明特色旅游文化活动品牌,高明绿色博览会、油菜花节、美食节、旅博会、“万人濑粉宴”等节庆活动影响力日渐扩大。2016年1-3季度累计接待游客人次与旅游收入分别达422.8万人次和24.4亿元,分别增长13.6%、12.5%。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