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

发布时间: 2016-12-02 11:59:17 |来源: 联盟中国 | |责任编辑: 曹洋

 

环境保护——护航高明“绿色崛起”

2012年以来,高明区坚持“走生态绿色之路,建设绿色崛起示范区”的发展思路,以总量减排为总揽,以污染源整治为重点,以生态建设为载体,全面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环境监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国控点孔堂大气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该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7.10%,与2012年相比上升了24.43%;2016年上半年大气监测有效天数177天,优良天数166,优良率为93.8%,空气环境质量持续稳定,位于佛山市五区第一;河涌水质稳步提升,逐渐达到功能区要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主要污染物减排方面,2012年-2015年,全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合计减少量分别为5082吨、677吨、1514吨、1453吨,每年均能达到佛山市下达的控制目标,为新增企业腾出了总量空间。高明在环境保护上的努力,将护航高明“绿色崛起”,具体措施如下:

(一)多措并举,提升空气质量

一是推进锅炉淘汰整治工作。高明一直把高污染燃料小锅炉淘汰改造作为提升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实施大中型工业锅炉高效脱硫除尘、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和烟气脱硝改造等控制措施,并通过安装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严格监控大中型工业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水平。2012年至2016年6月底完成锅炉淘汰整治约268台,减少燃煤40万吨。

二是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应用。高明天然气管网的铺设已超过300公里,覆盖了主要镇街的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目前已有120家企业使用天然气。

三是推进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行业专项整治。促成54家企业约投入2977万元安装了VOCs废气治理设施,同时完成41家加油站(油库)的油气回收工程,严格控制工业固定源VOCs。

四是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高明近年内推进117家重点企业投资约16577万元落实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督促企业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从而提升清洁生产水平,促进经济与环保效益共赢发展。

五是推进机动车污染治理工作。2012年至2016年,高明区共淘汰黄标车7992辆,发放提前淘汰补贴资金约3300万元。同时加大对黑烟车的整治力度,高明区环保局与公安交警、交通管理等部门开启联合执法模式,并继2013年投入约270万元购置遥感监测车后,2015年又投入约150万元,建设3套黑烟车抓拍系统,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2016年,黑烟车抓拍系统二期建设正在推进中。近四年,共计开展整治黑烟车专项行动500多次,检查机动车25000多辆。

六是推进工地和道路扬尘治理工作。针对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由高明区住建部门对全区重点施工工地进行督查,督促工地落实防扬尘措施。要求所有施工工地必须加强洒水并覆盖裸土,同时出入车辆加强冲洗。此外,为遏制道路扬尘,除了加强道路洒水降尘工作外,高明区交通建设部门还展开了道路清扫计划,按照“重点路段勤清扫,垃圾多时突击扫,灰尘多时压着扫”的作业理念,为高明大道、中山路等重点及主要路段,配置了扫路车、洒水车各2辆,机扫清洁面积132万平方米,已实现100%机械清扫。

图说:绿色高明:在水一方

(二)积极整治,确保用水安全

一是开展系列水环境整治方案。包括围拳涌黑臭水体整治河涌方案、高明区内水十条整治方案以及沧江水闸未达监测断面达标整治方案的编制工作。完成高明全区14条重点内河涌的一河一策编制工作,落实人口密集区的地下管网排查工作,为污水治理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二是完成水源保护标准化建设。2012年高明区加大投入对高明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17个地表水等排放口实施清理,同时在取水口建设围栏、保护区围网等,完成标准化建设工作。此外,高明区将加大力度,深入推进镇级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标准标志化建设工作。

三是推进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深化治理工作。重点对高明区印染、铝型材、配套电镀等行业开展污染整治工作,严格实施总量控制,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高明全区建成6间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建成23个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逐步改善农村污染问题。同时由区环保部门联合镇街加强对污水厂及治理设施的日常监管,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是推进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和综合整治工作。清拆禁养区范围内畜禽养殖场532家约24.6万平方米,发放奖励资金约3000万元;完成88家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综合整治工作。


     1   2   3   4   5   6   7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