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手机版  |  桌面下载  |  邮箱登陆  |  论坛注册  |  站点导航定制
 

山东省昌邑市:用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乡村”

发布时间: 2016-03-31 10:49:30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水平,自2013年9月份以来,昌邑市开展了以净化、硬化、亮化、美化、绿化为重点的村容村貌集中整治,组织了农村“三大堆”集中清理、违建建筑集中拆除两个“百日会战”,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净化方面,全市690个行政村的“三大堆”清理基本完成,共清理“三大堆”34.7万个,拆除违建建筑1.3万多处,扩大环卫托管面积1000万平方米。硬化方面,投资2亿多元,硬化农村道路220.8公里,该市共有634村硬化了村内道路。绿化方面,新增成片造林面积8000亩,新建农田林网3万亩,绿化出村路及村内路街100多万米,植树200多万株,6个镇街被授予省、潍坊市级绿化模范镇,50%以上的村达到潍坊市级绿化示范村标准。美化、亮化方面,共建成农村文化广场330多处,公益广告文化墙9000多处,宣传文化长廊110多处;新增村内路灯2900多盏,总数达到12000多盏。

昌邑市通过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三大堆(草堆、土堆、粪堆)”集中清理和违章建筑集中拆除两个“百日会战”以及以净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为重点的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活动,全市乡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农村居民的文明素质得到很大提升。

昌邑市城乡环卫一体化详细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其相配套的环卫事业发展步伐也明显加快,但由于一些历史性因素的制约,其发展速度仍远远滞后于城市建设发展的进程。社会发展越迅速,环卫发展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便越突出:环卫管理体制不顺,环卫作业模式落后,科技化程度低,环卫资金投入不足、政企不分、管理混乱等已经成为了制约环卫事业发展的瓶颈, 面对如此紧迫的发展形势,作为环卫主管部门,我们必须清晰的认识,正确的面对,树立新理念,寻找新抓手,提升新水平。

为破解环卫事业发展难题,自2008年来,昌邑市环卫局大胆探索创新,全面深化改革,按照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目标,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市场运作,加快推进城乡环卫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有效缓解了农村“垃圾围村”问题,打造了“昌邑模式”,创出了全国经验,带动了环卫产业链条的壮大与发展。起草制定的521项环卫服务标准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是潍坊市首批通过验收的国家级服务业试点项目。我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典型案例,在全国进行推广。

一、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奠定产业发展坚实基础。

思路:打破传统模式,破解垃圾治理不长效问题

措施:“一杆到底”、“谁产生谁付费”、“资源化利用”

效果:创造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昌邑模式”,城乡环境卫生实现了长效化、常态化保洁管理,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2008年下半年以来,针对农村环卫事业发展滞后、“垃圾围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象,昌邑市环卫局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打破“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科学创新、积极开拓,打破了传统的“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环卫运作模式,创造性的实施和推进了城乡环卫一体化“一杆到底”管理模式,打造了全方位、无缝隙的“大环卫”格局:

1、破解模式落后难题,建立起“一杆到底”的垃圾收集处理“昌邑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垃圾污染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健康,成为了当今社会最严重的公害之一。就如何解决垃圾问题,还市民一个健康、整洁的人居环境,已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垃圾治理问题上,全国各地都纷纷探索有效的办法,但仍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村难题。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都开始逐步推行,但在垃圾收集处理模式也一直执行着“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四级环卫体系,但这种四级各自为战的体系存在很多弊端:其制度不健全,收集运输方法单一,缺乏统一性,链条长、支节多,重复作业,责任模糊、监管不力……每个环节都存在漏洞,由于资金、硬件等方面的制约,使许多地区的“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演变成了“户集、村收、村运、镇处理”或“户集、村收、村运、村处理”,四级环卫体系明显脱节,根本无法真正解决农村垃圾污染问题。

种种现象表明,“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已不适合当前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的有益措施,这种模式的弊端也让我们不得不摒弃这种看似合理的尝试,而去创新更加有利有益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模式。

为持续有效地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从2008年开始,昌邑环卫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在摒弃了“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将城市环卫工作模式延伸到镇街、村(社区),直接运作,建立起“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垃圾收运模式:与镇街、村(社区)签订托管协议,实行“一杆到底”管理,环卫局成立城乡一体化办公室,专门负责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开展;在各镇街区设立10处环卫所,建设了10处中转站,配备环卫专业人员及专业机械、车辆,全面负责所辖镇街驻地及托管村的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压缩中转;按照每100户村民设一名保洁员负责村内生活垃圾收集、道路保洁;按每15—20户村民设置一个垃圾桶的标准,在全市农村设置垃圾桶1万多个,对生活垃圾实行封闭式收集。通过一杆到底的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链条长、枝节多、重突击、重复作业以及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弊端,真正实现了“垃圾收集运输全封闭、日产日清不落地”目标,改善了村容村貌。


     1   2   3   4   5   6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