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市

发布时间: 2014-09-17 16:24:49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保护母亲湖}

四是生态文化传播行动

1、培育无锡特色生态文化。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紧密联系无锡实际,形成了《加快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报告》等一批高水平理论成果。丰富生态文化内涵,把环保优先作为无锡生态文化鲜明导向,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第二率先”目标任务,纳入加快“四个无锡”的建设进程中,借助800多处道德讲堂、37万注册志愿者等“崇德工程”将德育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发掘和保护一批具有生态内涵的历史文化遗存,无锡惠山祠堂群文化景观成功入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2、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以“生态无锡在行动”、“环境月”、“世界环境日”等为载体,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三年内完成创建绿色社区96个(含复查)、绿色学校101所(含复查),并力争100%的星级饭店创建为绿色旅游饭店,建设10个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正式成立无锡市环保志愿者分会,形成了5000人以上规模的环保志愿者队伍,继续开展对“欢乐义工”、“太湖之音”等团队小额资助环保志愿服务项目。

3、强化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深入推进公众参与,完善环境信息公开,违法行为有奖举报等制度,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建立政府部门与公众、企业有效沟通的协调机制,依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无锡市在率先实现国家生态乡镇全覆盖基础上,市级以上生态村比例达到85%。“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取得实效。三年内创建“两型社会”示范乡镇(街道)25个、示范村(社区)133个。

五是绿色科技支撑行动

1、加强绿色科技研究开发。加大资金投入,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基础和应用研究,组织项目“智慧型农村水环境治理监管综合体系建设”成功申报国家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稳步推进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课题,按时调度课题实施进度,督促各单位按计划完成工作。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集聚优势科研力量,在相关科技计划和专项中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领域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

2、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扶持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等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建设。宜兴环保产业集团挂牌成立,宜兴环科园和高塍镇实行统筹发展,把环科园的高校科研资源、金融资源和高塍镇强大的产业基础有机结合,形成聚变效应,对212平方公里的空间布局进行重新规划,形成一园三区的新格局。

六是生态制度创新行动

1、强化法制建设。健全制度体系,积极推进环保立法,切实推动地方环保法规的建立和完善,近期出台《无锡市环境执法与司法联动工作实施意见》等。市人大将《无锡市机动车船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和《无锡市建筑扬尘污染防治条例》两部大气污染防治的法规列入五年立法规划,用法律防治大气污染,提高无锡市空气环境质量。严格执法监管,认真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三年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83574人次,检查企业121930厂次;限期治理企业489家;停产整顿企业379家;限产限排企业148家;挂牌督办68家;取缔关闭企业300家;行政处罚案件2619件,处罚金额9761万元。

2、健全决策机制。无锡市将绿色发展评价体系纳入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纳入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考核体系,编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体系。将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地区和部门,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限要求,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各地各部门生态文明建设年度报告制度。建立绩效考核,规范问责程序,把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与各级领导政绩考核挂钩。

3、加强政策调控。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无锡市将从完善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政策、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贯彻水资源费差别化征收政策、加大扬尘排污收费政策的执行力度四个方面入手,继续运用价格杠杆和市场化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三年来全市完成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金额11873万元,1777家排污单位(厂次)参加排污权有偿使用工作,排污权交易项目1049个。制定出台了《无锡市危险废物处置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标准,切实加强了对危险废物处置收费监管。继续开展“绿色信贷”等业务,公开一万家以上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将企业环境行为信息与金融信贷挂钩。

{鼋头渚}


     5   6   7   8   9   10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