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手机版  |  桌面下载  |  邮箱登陆  |  论坛注册  |  站点导航定制
 

天津发展医养结合 打通社区养老“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 2016-01-08 15:32:31   |  来源: 天津网   |   作者:徐杨   |  责任编辑: 沈晔

 

打通社区养老“最后一公里”

  打通社区养老“最后一公里”

7家试点开设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病房

7家试点机构

■河西区马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河东区唐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南开区学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南开区嘉陵道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西青区李七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宝坻区康复医院

■蓟县上仓医院

试点机构相关标准规范

■由医生、护士、护理员组成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团队

■床位、护士比要达到1:0.4

■床位、护理员比要达到1:0.5

■投入使用的床位总计达到276张

■向老年患者提供24小时全程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

医疗护理养老模式所具有的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是老年患者在家庭、养老院养老无法实现的。为了大力发展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2015年,市卫生计生委在天津启动了“医养结合”试点,通过借鉴河西区马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行先试的经验,选取河西、南开等区县的十余家基层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床探索“以医助养、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了解到,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这些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病房的床位、护士比要达到1:0.4,床位、护理员比要达到1:0.5,同时保证急救药品和老年病常用药品的配备,以充分发挥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病房职能。目前,全市已建成河西区马场街、河东区唐口街、南开区学府街、南开区嘉陵道街、西青区李七庄街、宝坻区康复医院、蓟县上仓医院7家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病房试点机构,投入使用的床位总计达到276张。

这些试点机构都组成了由医生、护士、护理员组成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团队,通过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为他们制定个体化的医养护综合服务方案,向老年患者提供24小时全程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不仅包括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在内的健康管理服务,还包括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照护、心理、精神支持等持续性照顾,确保老年患者享有舒适、清洁、安全、愉悦的日常生活。

截至目前,7个试点机构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病房共收治住院老年患者875人次,其中失能的老年患者就达到680人次。根据各区县对试点机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满意度调查显示,试点机构医疗保健服务满意度达95%、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6%、生活照料服务满意度达97%,可以说开展医养护一体化综合性服务达到了令患者家属满意的效果。

南开区学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列入全市首批“医养结合”试点机构。学府街辖区共有常住人口近11万人,老年人比例大、空巢家庭比例大、医疗需求大。记者在这里看到,为了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们的住院需求,该中心将4楼开辟为“医养结合”病房,先期设置了18张病床,并添置了心电监护、血糖监测、血压监测、电针治疗等仪器设备。在硬件改造的同时,该中心还抽调了8名医护人员,并外聘了会诊专家,为入住老人们制定“入住适应计划”,提供个人清洁卫生、穿衣、修饰、饮食、如厕、口腔清洁、皮肤清洁护理、压疮预防、便溺护理、心理支持访谈等。据介绍,该中心自启动试点以来已收治了40余名老人,这些老人大都是因脑梗塞、脑出血等造成的高龄失能患者,通过医护人员进行医疗保健、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解决了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


     1   2   3   4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