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长治市西北部。沁源县因沁河源头而得名,属黄土高原区,地处沁水盆地西部隆起区太岳山东麓,东连沁县,南接屯留、安泽、古县,西连灵石、霍县,北靠平遥、介休,地理坐标系在东经111°58′30″-112°32′30″,北纬36°20′30″-37°00′42″.全境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74公里,土地总占地面积382万亩,辖5镇9乡254个行政村。201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早动员、早部署、早行动,以推进乡村振兴为抓手,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在全县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乡村振兴的新热潮,具体做法如下:
一、因地制宜搞规划
县委、县政府按照乡村振兴规划提出“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紧密结合沁源实际,通盘考虑城镇和乡村发展,统筹谋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优化乡村发展布局,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分类实施,梯次推进,在全县选择确定了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100个重点整治村。聘请中新佳联国际规划设计与咨询有限公司承担《沁源县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和“5+1”六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聘请中国乡建院规划设计院、中央美院、北京博雅方略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等九个设计单位对20个示范村进行规划编制。目前全县总体规划和“5+1”专项规划及20个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建设依据,绘制了施工图、路线图。
二、外出学习取真经
为使乡村振兴开好头、起好步,县委、县政府十分注重外出学习培训,借鉴先进经验,多次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外出学习、参观、考察。3月下旬组织部分示范村的支书或村委主任赴河南省信阳市郝堂村进行了学习考察;6月20日组织16个村的主职干部赴安泽县、古县进行考察学习交流;7月26日组织示范村的主职干部赴辽宁盘锦参加乡村振兴战略之“生态宜居与乡村旅游”专题研讨会;10月8日组织乡镇分管领导、示范村的主任支书、部分重点村的主任支书开展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学习培训;目前各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边规划边建设。主要开展了人居环境改善、垃圾分类、污水治理、改厕改圈、人畜分离、村容村貌提升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三、典型引领作示范
典型带动、示范引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县委、县政府积极扶持培育和选送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建设特色的乡村,以点带面,不断推进,特色产业型、基础设施改造型、休闲观光旅游型、传统乡村记忆型、红色文化教育型等,各乡镇书记立说立行、付诸实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恐后的乡村振兴浓厚氛围。例如沁河镇示范村麻巷定位农业休闲旅游,目前公司已注册成立,完成土地流转70亩,商贸园区建设已完成规划和土地征用手续;示范村闫寨完成水漾年华规划,已进入初步实施阶段,红色旅游示范村已完成初步规划,全村集中供暖工程正在进行全面勘查,红色培训中心已完成规划,改厕已落实到165户正在进行实施中;王陶乡花坡村注册成立了沁源县花之坡文化旅游公司,新建停车场一处、水冲式厕所两处、打造农家乐一家,发展了一家电商。灵空山镇下兴居食用菌菌棒加工厂、东柏子农业产业循环基地规划正在初步设计中,正在筹建一个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同时在东柏子村建设大棚20个,发展羊肚菌种植产业。第一川、五龙川、黑峪三个示范村污水、供水、强电、弱电管网已完成施工图纸设计,污水管网已全部开工建设;黑峪村首个麻池打造即将完工,完成民俗改造墙面抹泥15户、屋顶茅草铺设2户。订购了3辆湿垃圾和渣土垃圾收运车,用于试点村和镇级机关集中收运湿垃圾和渣土垃圾;统一定购114颗分类垃圾箱和60户240颗“四分法”的分类垃圾箱,现已全部发至试点户。在示范村的引领带动下,其它各村的乡村振兴工作也如火如荼进行中。
四、发展产业强支撑
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是重点。按照“村有脱贫产业、经营主体、合作社、户有增收项目、劳动技能”的“五有”要求,县委、县政府依据我县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绿色兴农,质量兴农的目标,在全到确立了八大特色产业板块。一是马铃薯产业:沁丰薯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推进绿色有机马铃薯示范区建设,2018年示范区建设面积为3000亩,亩产2000公斤,亩收入达到3000元,总产值1200万元。脱毒种薯繁育基地种植面积扩大到1.5万亩。产业基地重点为灵空山镇、韩洪乡、赤石桥乡、景凤乡、官滩乡、王和镇、王陶乡等,可辐射带动贫困户1100户,户均增收500元以上。二是高山蔬菜、设施蔬菜和夏季草莓产业:高山蔬菜主要种植在灵空山镇五龙川区域和韩洪乡的鱼儿泉区域,种植面积2000亩,亩收入达5000元,产业发展重点是发展绿色有机示范区和扩大种植规模;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主要区域有沁河镇、赤石桥乡、中峪乡等;发展夏季草莓5000亩,创建国家级绿色夏季草莓生产基地县,产业重点发展区域是官滩乡、景凤乡、赤石桥乡等地。这三大产业可辐射带动贫困户150户,户均增收1500元;三是道地中药材产业:今年全县种植党参、苦参、黄芪、黄芩、柴胡等中药材面积1.5万亩,对30万亩连翘和野生中药材资源实行分区域分年度抚育,中药材产业总产值达到5000万元。产业发展重点区域是交口乡、景凤乡、韩洪乡、郭道镇等乡镇,可辐射带动贫困户200户,户均增收1500元;四是健康养殖产业:今年建设规模养殖场30个,优质黑山羊达到30万只,优质肉牛达到3000头,肉驴3000头,肉鸡30万只,蛋鸡20万只,畜牧产值达到2亿元,产业发展重点区域是景凤乡、官滩乡、法中乡、王陶乡、郭道镇等地,可辐射带动贫困户200户,户均增收1500元;五是食用菌产业:今年种植白灵菇、香菇300万袋、双孢菇1万平米,食用菌产值达5000万元,可辐射带动贫困户50户,户均增收1000元;六是优质小杂粮产业:建立优质谷子、莜麦、荞麦基地3万亩,总产达到600万公斤,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产业发展重点区域是交口乡、景凤乡、韩洪乡、李元镇、王陶乡、法中乡、中峪乡等乡镇,可辐射带动贫困户300户,户均增收500元;七是农产品加工业:以加工腐竹等豆制品为主扩建大豆种植基地1万亩,建设油葵、小麻籽等油料作物基地面积2500亩,新上山珍菜、山野菜加工包装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达到1000吨。加工传统手工粉制品30万斤,产值300万。产业发展重点区域是沁河镇、李元镇、郭道镇、王和镇等地,可辐射带动贫困户120户,户均增收1500元;八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按照省级示范县创建标准,重点启动建设鱼儿泉马铃薯赏花摄影节、赤石桥牡丹观光月和草莓采摘园、景凤帐篷节、官滩赛羊项目、沁河镇南石房车营地等休闲农业项目,八大板块的确立建设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为全县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五、改善设施创环境
按照“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环境美”的要求,我们不断完善整治规划,从当前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入手,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以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从小巷卫生死角到大街,集中时间清除“六堆”,实现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一是将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作为硬性任务,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共投资了3121余万元,全面清理了村内街道、房前屋后、村庄周边等地的各类积存垃圾,共清理多年积存垃圾71185方,柴堆24430处,煤堆24681处,粪堆13131处,料堆14820处,土堆10385处,彻底消除了垃圾围村和“六堆”现象。二是将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与乡村清洁工程、农村环境连片治理工程有机结合,清理了残垣断壁、乱搭乱建和乱写乱画;清理了农村环境污染;清理了企业垃圾和废渣。三是大力实施厕所革命,以示范村为引领,一户厕所改造补助3000元,目前已改厕1500余户,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已全面铺开,部分村建立了污水处理站;四是对全县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进行检查自验,对排在后三名的乡(镇)进行电视曝光、通报批评,确保我县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六、政策助推促发展
县委、县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真金白银抓乡村振兴。上半年对我县14个乡镇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评比,分三个等次进行了奖补,奖补资金3600万元。20个示范村拨付建设资金4000万元,乡村振兴暨人居环境改善推进有力的6个行政村奖补资金700万元,截止10月份用于乡村振兴暨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专项资金达8300万元。在主导产业发展方面,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今年以来累计投入农业综合整治资金、财政周转资金、助农贷等产业发展资金1.2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提供了产业支撑。
风正好扬帆、奋进正当时。沁源县的乡村振兴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党和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感召下,在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团结奋进,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拼搏创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