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旅融合国际峰会专题报道

首页>魅力城市

陕西省清涧县

发布时间:2018-10-30 16:53:1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曹洋

一、县情概况

清涧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最南端,东濒黄河与山西省石楼县隔河相望,西、南与延安市子长、延川县接壤,北与绥德、子洲为邻,无定河、黄河在这里交汇,黄土高原、晋陕峡谷在这里绵延,包西铁路横贯全境,包西高铁业已通过立项审批,年底开始建设,届时也穿境内而过,205省道和210、242国道连接东西南北,绥延高速贯穿清涧南北,工程已近尾声。清涧是陕北革命老区县、国家吕梁扶贫片区贫困县之一。清涧是红枣原产地之一,被全国首批百家特产之乡命名组委会,命名为全国惟一的“中国红枣之乡”,也是著名的粉条、石板之乡、道情之乡,2012年又荣获“中国十佳最具投资潜力文化旅游县”称号。全县总面积1881平方公里,县城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5万亩,基本农田面积47.8万亩,水浇地2000多亩,川台地1.47万亩;红枣面积90万亩,正常年景产量20万吨;辖9镇1个街道办事处5个便民服务中心、351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人口21.7万,其中乡村人口17.57万,城镇人口4.19万。

二、工作导向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深入阐述了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作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战略部署。我县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的基础上,在中央还没有出台具体政策的前提下,提前谋划,及早行动,率先开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后召开多次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制定了《中共清涧县委清涧县人民政府关于打好扶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清发【2018】1号)和具体实施方案。各级各部门把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都统一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乡村振兴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抓紧部署,迅速行动,分级落实。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紧盯“三大目标”、“四个清涧”建设,加快追赶超越,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引导,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为底线任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工农互促发展。进一步优化城乡要素配置,引导人才、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流向农村,全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

路遥纪念馆高世雄摄

绿满高塬高世雄摄

清涧县高杰村镇高家坬村毛主席《沁园春.雪》诞生地 《北国风光》高世雄摄 

三、具体做法

1、立足规划先行,示范带动,制度保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村容村貌、旅游等多方面内容,进行充分调研规划。目前,按照“两线一路”发展思路,聘请陕西省城镇规划设计院进行设计规划,2018年规划村庄共47个(一期县级示范村38个),其中A类村庄18个,B类村庄29个。示范村建设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的总体思路,分年度、分类别压茬推进。到2020年,全县建设市级示范镇1个、市级示范村39个。2018年优先选择镇政府驻地村、农业农村基础条件较好的12个建制村开展创建,2019年和2020年,分别完成12个、15个示范村建设任务。力争用三年时间把示范村建成产业特色鲜明、创业就业充分、人居环境优美、民风健康淳朴、乡村安定和谐、农民稳步增收、城乡融合发展的典型样板。目前已下拨4850万建设资金,各示范村建设正在快速推进中。为了保证工作的有序推进,我们制定了《清涧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实施意见》、《清涧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指导标准》、《清涧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任务考核办法》、《清涧县县级领导和部门包抓乡村振兴工作办法》、《清涧县乡村振兴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建设加快脱贫攻坚工作的30条意见》。

清涧县宽州镇师家园则村柳沟《陕北窑洞》_高世雄摄

清涧县宽州镇石台寺村《农家院里唱道情》高世雄摄

染秋高世雄摄

2、立足资源优势,强力推进产业支撑,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是立足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养殖。清涧土地资源丰富,雨水较为充沛,林草覆盖率广,是发展绿色生态养殖的最佳区域。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立足本县资源优势,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养殖,着力创建全国绿色生态养殖示范县。大力发展黑毛土猪、白绒山羊、草原黄牛、红枣土鸡。全面建立生产监管、质量追溯体系,精心打造‘塬上清涧’农特产品县域公共品牌,逐步打通畜禽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推动绿色养殖产业逐步与大市场接轨,切实与枣果产业、文化旅游、特色农业形成长短结合、远近结合、大小结合的产业体系,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目前,清涧县黑毛土猪的养殖规模已达3万多头,散养牛1万多头,红枣喂养的土鸡15万只,红枣鸡蛋已经销往香港市场。财政安排1000多万元进行品牌打造和市场推销,在榆林、鄂尔多斯、西安、北京等地开设了12家清涧绿色散养肉禽蛋直销店。预计到2020年,清涧县将发展规模适度家庭牧场30处,畜禽散养基地40处,畜禽饲养量达到80万左右。

二是立足红色生态资源,大力开发旅游产业。清涧是一片红色沃土,早在1925年就建立了党团组织,1927年10月爆发了继南昌、秋收起义之后西北地区首次武装起义——清涧起义,打响了我党西北地区武装革命的第一枪,1936年2月,毛泽东率中央机关在高杰村镇袁家沟村战斗、生活了16个昼夜,写就了气吞山河的伟大诗篇《沁园春·雪》,发表了著名的《东征宣言》,并指挥红军强渡黄河,拉开了全民抗战序幕。在民主革命时期,只有7.9万人的清涧就有2万人投身革命,其中有1486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烈士人数居全国县级第二。抗日战争时期,清涧儿女顽强抗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显著贡献。至上世纪80年代,全县有老红军400余人,全国有清涧籍军级干部60余人、地师级干部200余人,仅袁家沟一个小山村就先后走出4位省委书记和70多位县处级干部。为此,曾经在清涧生活、战斗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傅全有上将为清涧题词为“传奇县”。清涧革命遗址遍布城乡,有袁家沟革命旧址、高家洼塬《沁园春·雪》诞生地、枣林则沟会议旧址、清涧起义指挥部旧址、黄河红军东征渡口、警备三团团部住址、红2支队成立大会会址、中共陕北特委秘密交通站、抗大二大队队部住址等22处珍贵的革命遗址。清涧不仅具有十分珍贵的红色人文资源,而且拥有独具魅力的自然资源。境内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存,是大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李家崖商代鬼方都城遗址、辛庄商城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人文景观也十分奇特壮丽。黄河太极湾、母亲峰、鱼儿峁鬼斧神工,路遥纪念馆、王宿里民俗文化村、笔架山生态文化园、千年古刹白草寺文化内涵丰富。我们的旅游产业战略构想是,构建“两河峡谷风情休闲游、红枣之乡生态度假游、历史文化之乡人文民俗游、红色革命之乡经典教育游”四大板块为重点的旅游产业体系,初步打造出黄河太极湾国家地质公园、无定河大峡谷景区、路遥文化产业园、高家洼毛泽东诗词园四大旅游区,“东线一日游”和“西线一日游”两条精品路线。

三是立足传统产业,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我县的传统产业是红枣、粉条、石材。红枣是我县最大的传统产业优势,可连续数年遭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裂果虫害,质量下降,减产甚至绝产等挫折,重创了我县农业经济的整体效益和广大枣农的务枣积极性;粉条石板也是我县两个传统优势产业,但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原料供应和环境风险的影响,难以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在新的生态背景、政策背景和技术背景下重新思考三大产业的保护和发展。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在不放弃发展红枣主导产业的前提下,适度发展其他果业生产。根据地理、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确立了东枣西果发展战略,在西区苹果适生区大力发展苹果核桃产业。将产业的规模建设重心逐渐向红枣低产园改造和精品园建设转移,以提高枣园科学管理水平,促进红枣提质增产。积极推行低产园改造新模式,鼓励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强化技术支撑,加强技术指导,不断提高枣农的管理水平。创新组织形式,建立新型的、多种成份联合的农业经营体系,提高抗风险、抗灾害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走产业互补、互补互融的新兴产业和综合产业,不断壮大产业形态和势能。新的农业产业化体系的确立和建设就是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

四是聚焦脱贫攻坚,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路径,脱贫攻坚是基础,乡村振兴是目标。为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县委县政府高度谋划,统筹安排,举全县之力打好这一场攻坚战。成立了书记县长挂帅的指挥部,下设八办两组,指挥督导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在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在脱贫领域的产业、民生保障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2018年计划整合涉农资金31944.28万元,较去年增长34.3%,目前完成整合资金30866.28万元,占计划整合涉农资金的96.6%,完成兑付18559.5万元,有效地保障了脱贫任务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