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旅融合国际峰会专题报道

首页>最美村镇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张家楼镇

发布时间:2018-10-15 14:44:5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曹洋

张家楼镇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地理中心位置,是青岛市唯一一个全国文明镇,也是远近闻名的油画小镇。镇域面积137平方公里,现辖63个行政村,总人口5万,基层党组织94个,党员2450人。近年来,张家楼镇高标准提升特色小镇,高起点规划全域旅游,高质量建设美丽乡村,努力打造文化有特色、生态有魅力、产业有支撑、群众得实惠的全域旅游小镇。

一、基本情况

——文化有特色。文化是张家楼最鲜明的特色。张家楼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山东省十佳特色文化乡镇”,北有达尼画家村、中有十里油画长廊、南有青岛艺博城,以油画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年产值近3亿元。绿泽画院《冬日暖阳》等3幅作品在中宣部陈列收藏,琅耶瓷惊艳山东文博会,土山屯汉墓群入围“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雍正帝师张谦宜墓、石河头抗日武工队、民国文汇中学、大泮知青公社等古迹,散发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生态有魅力。生态是张家楼最靓丽的底色。张家楼镇是“国家级环境优美镇”“山东省绿化模范镇”,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四季有果、花果飘香。拥有十万亩山林、七万亩耕地、七条秀水河、十里海岸线,建成4个万亩林场和12个千亩以上生态园,全镇森林覆盖率达53%,形成春有大崮樱花、夏有佳沃蓝莓、秋有千亩红枫、冬有红颜草莓的秀美画卷。

——产业有支撑。产业是张家楼最强劲的支撑。紧扣“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的产业定位,依托山东省旅游强镇的优势,编制旅游专项规划,打造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全域旅游小镇。鲁信红枫园等80多个特色园区星罗棋布,花语人间等12个千亩生态园异彩纷呈,西海岸省级农业高新区入驻张家楼镇,联想佳沃建成全国最大的蓝莓全产业链基地,中荷智慧农业产业园代表了国内精准农业、高效农业和智慧农业的最高水平,现代农业风生水起。宏运画美文化主题酒店、“画•荷畔”精品民宿相继建成运营,承办2018山东省“美丽乡村文明游”倡议暨青岛西海岸“乡约四季”旅游节开幕式,近两万名来自省内外的游客参加。2017年,全镇旅游消费总额达2.8亿元。

——群众得实惠。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政府先后投资3亿多元,完善基础设施,治理生态环境,撬动社会资本150多亿元,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全镇流转土地山地4万多亩,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带动近万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800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10%。商业网点租金稳步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0%。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到附近蓝莓园打工,每天收入近200元,一个蓝莓采摘季下来,收入2万多元,广大群众真正尝到了“甜头”。

二、主要做法

(一)抓项目、兴产业,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项目是实实在在的经济,经济是实实在在的项目的理念,引进总投资150多亿元的龙湖商业综合体、鲁信红枫园等17个重点项目,实施挂图作战,狠抓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基础。

一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改造低端产能,盘活闲置资源,编制专项规划,按照“增动能、提速度、调结构、优质量”的思路,规划建设2平方公里的张家楼镇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发展区。借省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的东风,遵循“企业先垫资、财政不倒挂”的原则,开展“拆迁攻坚年”活动,推进效益低、有污染、隐患多的20多家化工企业腾笼换鸟、退二进三,引入文化创意、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科技研发等新业态,打造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目前,已经引进龙湖商业综合体、深圳大芬等项目,现有8家企业签订协议,年内拆除厂房10万平米。

二是加快优势产业提升。紧扣“文旅+现代农业”定位,因势利导做强长板,因地制宜补齐短板。

做大文化产业。推进“一村、一廊、一城”文化产业提升“三个一工程”。“一村”即提升达尼画家村。2003年,农民画家解中才来到张家楼,创办绿泽画院和绿泽美术学校,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有签约画师700余人,作品畅销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均销售收入1.2亿元,其中出口1000万美元,是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依托绿泽美术职业学校,大力培养油画人才,用好人才“第一资源”。“一廊”即提升十里油画长廊。十里油画长廊是联结达尼画家村和青岛艺博城的重要纽带。引入国有企业黄发集团,投资2亿元建设八大画区、马车驿道、艺术广场、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两处油画展览厅、27栋梦想空间画家工作室,成为小镇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一城”即提升青岛艺博城。盘活闲置企业厂房5万平米,建设青岛艺博城,引进深圳上艺文化集团整体招商运营。按照青岛西海岸新区《关于实施文化引领战略,打造“人文名城、文化新区”的意见》,根据新区特色小镇培育奖励办法,拿出1000万元对入驻青岛艺博城的文化企业,实行五年免租扶持,破解文化企业发展初期资金难题。引进龙湖美术馆、文旅融合创意园、悦观杏坛画院,注入琅耶瓷、石刻、根雕等文化元素,吸引深圳、厦门、曲阜等多地画家加盟。启动艺博城区域规划,吸引越来越多的画家入驻张家楼,建立集油画创作、装裱、交易于一体的油画全产业链,打造北方最大的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

做强现代农业。通过抓基地种植推动规模扩张、抓组培育苗增强核心竞争力、抓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抓农旅融合拓展发展空间,全镇蓝莓种植面积2.6万亩,引进了联想佳沃、慧海现代农业等8家蓝莓龙头企业,建成了佳沃、慧海、康大等7处千亩蓝莓精品园,成立了10家蓝莓专业合作社和35处蓝莓基地。2017年,全镇蓝莓产业收入16.2亿元,占第一产业总收入的63%,中央财经频道先后两次播出我镇蓝莓产业发展情况。联想佳沃蓝莓国内育苗市场占有率超过50%;引进国内首条全自动化蓝莓生产线,深加工品种达到13大类70余个品种;每年采摘季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收入1500万元,是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的一个典型。坚持质量兴农和品牌战略,打造蓝莓、樱桃、葡萄、火龙果、西红柿等10余种特色农产品品牌。盘活原寨里镇400多亩存量建设用地,开展精准招商,规划建设农业开发、农旅融合、农民受益的田园综合体。服务保障现代农业示范区总投资52亿元的中荷智慧农业产业园、中以农业生态园等13个项目,抢占现代农业高点。目前,全镇建成各类特色园区80多个,其中千亩以上的有12个,形成生态采摘园、休闲观光园、农业科技园多园互动的格局,现代农业、庄园经济蓬勃发展,花语人间景观荣膺齐鲁美丽田园,林尚采摘园获评山东省精品采摘园。

做精全域旅游。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全域旅游小镇。委托北京中科智景设计院,编制旅游专项规划,布局“一核一带四区”。一是发展乡村旅游。依托镇内生态文化资源,发展观光、采摘、体验等休闲农业和乡村生态文化旅游。二是发展精品旅游。依托达尼画家村,引进青岛图南旅游文化管理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按10年期限租赁6栋别墅,建成“画•荷畔”精品民宿,整合周边绿泽画院、泽丰生态园、绿色硅谷等优质资源,打造集轻奢度假、田园休闲、匠人文化、艺术创客、亲子教育、健康生活、中外民间交流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精品田园文旅项目。三是发展度假旅游。帮助泽丰文化生态园、鲁信红枫园、花语人间生态园协调建设用地指标,做好园区规划设计,建设高端度假旅游综合体。四是完善旅游设施。设置旅游标识、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龙湖商业广场,建成运营宏运画美文化主题酒店,完善旅游商业服务设施。依托“乡约四季”旅游节平台,整合旅游资源,成立旅游联盟,推介精品线路,拓展营销渠道,出台奖励扶持办法,引导现有的80多个特色园区,完善硬件设施,优化管理服务。2017年,全镇旅游消费总额达2.8亿元,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旅游强镇、青岛市乡村旅游特色镇。

三是加快发展集体经济。牵住土地流转这个“牛鼻子”,出台土地流转办法,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明确土地流转程序。依法推进土地流转工作,首先由项目方补偿村民土地的地上附着物,而后村民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村集体,最后由村集体再统一流转给现代农业企业开展经营。合理确定补偿价格。综合考虑农民利益保护和企业接受能力,合理确定地上附着物补偿和土地租赁价格。按照两年三季农作物的种植收益,扣减两年耕种成本费,确定农户每年流转土地每亩收入1430元。同时,把每亩1430元作为保底价,若今后某年度实物折款高于当年,按当年度实际价格折算,若实物折款低于当年,则按每亩1430元执行。参照土地征收政策,地上附着物补偿价格为11000—40000元/亩。农民不承担任何风险,转让的是经营权,保留的是承包权,增加了财产性收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流转土地,引进社会资本,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0多家,盘活农用地、山林地,发展生态采摘园、观光体验园,组织规模化经营,确保可持续增收。目前,全镇流转土地2.5万亩、山场2.1万亩,涉及57个村庄,占全镇的90%以上。

(二)抓生态、促宜居,建设美丽和谐新家园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

一是着力提升特色小镇。张家楼镇积极争取新区特色小镇试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定位、高水平建设,把握打基础、谋长远,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实施管网配套、道路整治、路面亮化三大工程,对基础设施进行“一步到位式”综合配套。将地上管线全部转入地下,新敷设自来水及雨污排水管道1.7万米,完成弱电地埋管线3万米;安装路沿石1.5万米,铺设大理石人行道板2万平米;新安装及更换节能路灯305盏。按照欧式风格对沿路两侧139处建筑进行改造提升,美化建筑外立面超过1万平米,更换沿街商户门头牌匾500余块7200平米,镇容镇貌焕然一新。

二是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不断延伸完善提升,按照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服务美、人文美“五美”要求,围绕村庄风貌田园化、污水无害化、河塘景观化、庭院洁美化、服务社会化、娱乐大众化、管理民主化、村风和美化、农民职业化、产业特色化“十化”目标,重点实施环境提升、产业提升、素质提升、服务提升“四项工程”,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石河头、丁戈庄两个青岛市美丽乡村示范村,达尼画家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年内新建下村、逄家桃园两个市级美丽乡村,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让乡村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三是大力改善人居环境。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穷村富村全部行动,标准高低可以不同,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做到有标准、有制度、有观摩、有考核、有奖惩。镇财政安排5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用于奖励年度环卫考核前十名的村庄。配备专职保洁员265名,配备2台8吨压缩车和3台3吨的钩臂车,“户集、村收、镇运”的镇村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运转步入正轨。建立25人的城管执法队伍,完善全天候动态巡查机制。与沿街207个经营业户签订《规范经营责任书》,杜绝户外经营行为,规范城镇经营秩序,镇村面貌持续好转,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把农村厕所改造作为民生大事,每户财政补助1170元,推进1.2万户农村旱厕改造,并研究粪污清理回收措施,确保“厕所革命”见到实效。

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水生态治理。严格执行河长制,全面开展“清河行动”。统筹用好上级拨款、社会资本和本级财政“三项资金”,累计投入1.5亿元,拆违整治、截污控源、河道清理、景观绿化、亲水绿道五管齐下,督促15家企业进行环评整治,拆除3处建筑,关停5家养殖场,清理占用河道苗木30余亩,修建8座垃圾集中填埋场。穿插运用乔木、灌木、水生植物三大类60多个品种,绿化面积9万平方米,推进水绿融合、水城一体,让每一条河流都焕发生机活力,让每一条河流都充满乡村魅力。加强山体修复。通过削坡整形与续坡相结合、组装式生态挡土墙、回填客土、种植树木等治理手段,对大山张等3处裸露破损山体进行生态修复,守护一片青山。开展植树造林。运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建成陡阳山、松泉山、丁家寨和金马岭4个万亩林场,年均植树造林1000多亩,是山东省绿化模范镇。开展蓝色海湾整治。全力推进海岸线长4.5公里的蓝色海湾整治,顺利完成500亩养殖池海域测绘,完成33万平米陆域构筑物评估和533个养殖棚苗种清点,强力拆除5万余平米违章建筑,打造一条靓丽的蓝色海岸线。

五是解决突出环保问题。建设镇驻地、达尼社区两处污水处理厂,实施东潘村、下村污水处理厂两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开展化工企业“三评级一评价”和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集中整治14家小散乱污企业。封堵沿苑庄河、东马河两侧的企业污水排放口,拆除3家企业锅炉。开展养殖污染大排查、大整治,全面整治300余个养殖场,解决了多年来养殖场粪污直排的问题。引入南方电网分布式能源,推广LNG单点直供站,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三)抓乡风、强治理,不断提升文明软实力

坚持党管农村,树文明新风,走善治之路,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促进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一是注重党建引领。抓班子,每周召开党政联席会,以会促学、以会代训,交任务、压担子,把领导班子建成全镇党员干部的旗帜和标杆,营造政令畅通、激情干事的浓厚氛围。抓教育,制定张家楼镇《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活动方案》,班子成员分别到8个社区开展宣讲,在全镇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召开全镇纪念建党96周年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会,统一思想,鼓舞士气。抓管理,围绕如何当好农村支部书记,召开3次座谈会,要求全镇支部书记有公心、有正气、有本领、有担当,发挥好“领头羊”作用。抓引导,编印发放《用身边的人教育身边的人》3000多册,激励党员学先进、当先锋,青岛党建频道以《人手一本小册子,党员学习有镜子》为题,专题报道了我镇基层党建工作。抓机制,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贯穿其中,建立“年初承诺、阶段考评、年终述职、综合激励”四位一体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把农村党组织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抓载体,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万户大走访”活动,全体机关干部下到基层、沉到一线,走访全镇一万多户家庭,收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468个,信访总量同比下降50%。青岛市委组织部以《黄岛区张家楼镇扎实开展“万户大走访”活动》为题,在《青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通报》刊发经验做法,印发各区市学习借鉴。抓重点,结合大走访,整顿转化5个软弱涣散村班子,预测成功率达97%,圆满完成农村“两委”换届。抓保障,投入230多万元,实施社区党建“十优工程”,为党员群众提供党务、政务、便民等一站式服务,打响“五彩张家楼、党旗最鲜艳”品牌,修缮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党建有活力,发展添动力。党员干部战高温、冒酷暑,一周时间流转土地1000多亩,保障中荷智慧农业产业园顺利推进。

二是注重以文化人。强化模范引领、典型带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宣传教育,63个村全部建立“四德榜”,每年开展“好婆媳”、“好邻里”、“五好家庭”等典型评选活动,激发全镇居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同时,还创作了《蓝莓熟了》、《丰收之歌》、《圆梦》、《小康之路》等作品,反映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农民喜迎新生活的美好愿望。“全国文明镇”“画美张家楼”文明品牌更加闪亮。实施文化事业“五个一工程”,推出一本征文集、一部宣传片、一本画册、一首主题歌、一次摄影展。举办第五届“中国好风光•画美张家楼”全国摄影大赛、情系故乡作品展、欧盟青年音乐节、冬季慈善音乐会、太极拳健身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开展油画小镇Logo征集活动,设立半岛都市报“画美张家楼”专刊,制作画美张家楼工作纪实、宣传画册挂历及手绘旅游地图等,满足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需要。

三是注重治理创新。建立社会治理“1+1+N”组织体系,即建立一个领导体系、一个指挥体系、多个层面的工作体系;完善综合治理、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组织宣传“四个平台”;突出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环境整治“三大领域”;开展“三联活动”,组织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村民代表联系农户、农村党员联系群众;同时,结合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细化量化“目标、任务、职责、流程、标准”五项指标,探索乡村社会治理标准化体系建设;注重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目前,全镇63个村的《村规民约》全部修改完善,大到村庄规划建设、项目引进,小到环境卫生、文明祭祀,都有了具体规定,更加接地气、可操作,促进乡村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四)办实事、惠民生,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

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这个初心,办好镇级“十大民生实事”,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一件办,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抓好农民就业增收。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经过调查全镇劳动力供需情况,正月十四,我们举办了全镇农民就业洽谈招聘会,组织50余家用工单位参加,提供岗位600多个,参会农民1500余人,实现就业520多人,深受农民欢迎。建立剩余劳动力动态调查、用工需求实时推送机制,定期举办农民就业洽谈招聘会,优先安排本地农民,帮助群众村头就业、挣钱顾家。

二是抓好公共服务提升。对接城区自来水主管道,新建深水井10眼,保障农村饮水安全。设立公交、校车候车厅33个,配合建设农村“四好”公路58公里,保障南北大通道、团结路扩建,打通山泉路等“断头路”,完善交通出行网络。关爱农村空巢老人,确保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三是抓好扶贫攻坚质量。通过政策带动、产业拉动、企业联动,抓好精准扶贫攻坚,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利用扶贫资金660万元,为6个贫困村、经济薄弱村购买固定资产,为村集体增加收益77.6万元;投入140万元,建设出租大棚共4200平方米,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益18万元左右。投资75万元,在3个村庄建设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光伏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2万左右。同时,建立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返贫预警机制,对全镇现有211家贫困户,分片包干,逐户研究,排忧解难,防止边脱贫、边返贫。

四是抓好退役军人保障。积极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权益保障工作,成立全区首个镇级军队退役人员服务办公室,创新实施“四个一”工作法,一套机构搭起服务平台、一个支部彰显组织优势、一个阵地托起“温暖之家”、一支基金兜住急难底线,解决33名退役军人的住房、子女上学等实际困难,帮助50余名退役军人及家属就业,增强了退役军人政治上的荣誉感、思想上的归属感、生活上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