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旅融合国际峰会专题报道

首页>魅力城市

海南省东方市

发布时间:2018-05-21 16:28:3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曹洋





一、东方市概况

东方市地处海南省西南部,东经108°36'46″至109°07'19″,北纬18°43'08″至19°18'43″。市域面积2272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192个村(居委会)、2个农场,人口44.5万,聚居汉、黎、苗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 9.4万。

东方城区八所依托大型天然深水良港八所港而建,是海南三个滨海城市之一,是北部湾城市群建设组员之一,也是海南唯一拥有边贸政策的城市口岸。环岛高速、环岛高铁、粤海铁路、225国道均穿城而过。南距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仅 130公里,北距海口美兰国际机场 220公里,西濒北部湾与越南相距 126海里。东方拥有128.4公里长的海岸线和1823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康熙年间海南八大景区之一鱼鳞洲,珍稀的红树林景观四必湾,亚洲第一长土坝大广坝水库,海南第一仙山俄贤岭,海南最美丽的河谷昌化江热带河谷,珍贵鹿种大田坡鹿,海南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年限最久的黎族船型屋,百万亩感恩平原等等旅游资源优越而多元。


历史悠久。东方市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行政区划始于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 110年始设九龙县,隋朝公元 607年改称感恩县;1949年 12月昌江、感恩两县合并为昌感县;1952年 4月,在昌感县仍存的情况下,增设东方县(现东河一带),俗称小县;1958年 12月东方县、昌感县、白沙县合并为东方县,俗称大县;1961年 5月东方县又分为东方、昌江、白沙三县;1987年 12月东方县改称东方黎族自治县;1997年 3月撤县设市,改称东方市。

气候宜人。东方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4℃-25℃,年均降雨量 1100毫米左右,蒸发量 2000毫米左右,年均日照时数 8小时,四季树绿花红。受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东方的气候“旱而不燥”,具有明显“干爽”特征。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其质上乘,山湖、温泉、湿地、雨林其量堪盛。终年无严寒酷暑、无雾霾冰霜。


物产丰富。东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独特的气候条件,蕴育了丰富的珍奇物产,可谓物华天宝。金、磷、铁、铜、钨、钛、铝、水晶、云母、石灰岩、花岗岩、大理石、石英砂、石油、天然气等深藏厚储,尤其是黄金、石英砂、天然气储量极其丰富;黄花梨、沉香、金丝楠、坡垒、紫檀、青梅等珍贵林木近百种,特别是黄花梨、沉香、金丝楠其材质之优堪称世界之最;红鱼、白鲳鱼、马鲛鱼、螃蟹、鱿鱼、对虾、鲤鱼、斑鱼等海产品多达数百种,物美价廉;坡鹿、黑脸琵鹭、猕猴、黄猄、刺猬、山龟、穿山甲等珍稀动物种类繁多,其中大田坡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芒果、香蕉、菠萝、杨桃、龙眼、荔枝、石榴、火龙果、西瓜等各种

热带瓜果应有尽有,鲜美甘甜。

文化灿烂。东方渊源的历史、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蕴育和催生了东方灿烂的多元文化。作为人类道德认知和孝道精粹的感恩文化起源比西方的感恩节尚早1000年以上,成为东方地方性主流文化;素有“木中黄金”的东方黄花梨从房梁家具、劳动工具演化为镇厅压店、品位生活高贵的一部分,登上了物华天宝的殿堂,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品格和执着;勤劳、智慧的东方黎苗人民培育创造的三月三、娃娃亲、牛节、山栏节以及黎锦苗绣、船型屋、树皮衣等民俗民技,在海南独树一帜;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感恩文化熏陶,铸就了好客、豪放、坦诚、包容、执着的人文素质和精神。


二、东方黎锦文化

历史与价值。黎锦,是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产于海南岛的黎族居住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天工开物》记载,黎锦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考古学家从东方市大广坝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土大量石质、陶质的纺轮再次证明,黎族妇女早已掌握了纺织技术。公元1295年,黄道婆将黎锦纺织技术传播到内地,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服饰文明的发展。黎锦,承载着一个民族数千年的繁衍生息,堪称中华民族史上的活化石,蕴含着黎族人民的执着与智慧!

黎锦所有的制作材料,都来自于原生态的植物。海岛棉手工纺线、天然植物染色、手工梭织···沉静而细致的精神反映在每一个过程中,手艺娴熟的织娘,三个月织成一条围巾,耗时至少一年半方能织就一套黎锦服装。

特色与荣誉。根据方言和文化特征,海南黎族内部分为哈、杞、润、赛、美孚5个支系。美孚方言黎族同胞大多居住在海南省东方市,他们所织的美孚黎锦与其他方言区黎锦的最大不同是“缬染”技艺,“缬染”讲究的是先染后织:织娘们先将纺线绷在染架上作经线,再用棉线在经线上进行扎结,随后染色晾干,摘去所结的棉线,星星点点的纹底就浮现出来,再经过不同颜色的纬线往来穿梭,民族图腾、生活情景或未来寄托等等丰富的图案通过织娘灵巧的双手,展示出她们从自然和生活中获得的智慧和天然淳朴的灵感。“缬染”作为美孚黎古老的染织技艺,在全省堪称一绝,笑傲群雄。


2005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东方市黎锦技艺国家级传承人符林早,获得“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是海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人选;2013年3月和2017年4月,东方市举办了千人织黎锦活动,其场面之宏大,人数之众多,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2017年12月,海南旅游卫视播放东方录制的《东方黎锦的故事》(纪录片共三集);2017年12月,第十二届品牌年度人物峰会在海口举办,东方市政府推出“黎锦旗袍”相关赛事和论坛等活动,被组委会授予“黎锦旗袍之乡”称号。

保护与传承。2015年,东方市共有黎锦技艺国家级传承人2人、省级传承人3人、市级传承人22人,掌握基本黎锦技艺群众达3000多人;在海南省政府规划建设一百个特色产业小镇中,东方市获得批准建设“东方东河镇黎锦特色产业小镇”,这是全省唯一一个以黎锦研究、黎锦创新和黎锦服饰为主业的文化小镇,目前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黎锦大楼已建成。同时东方市在三月三文化广场建造了一个500多平方米的黎锦展示馆,在市职业技术学校及少数民族乡镇的初中学校均开设了黎锦地方校本课程,通过黎锦传承人的传、帮、带,将黎锦织造技艺薪火相传。黎锦创新、黎锦规模化生产和多渠道销售在东方大有可为。

为抢救和保护好“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原材料,2014年东方市在大田镇报白村建立了黎锦原材料种植基地,共种植海岛棉、苎麻、假蓝靛、黄姜、山蓝、落葵、苏木等原材料数百亩。种植基地的建设有效解决了东方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保护过程中原材料供应不足问题。该基地如今已发展成为全省黎锦原材料种植先进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