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合阳县
发布时间: 2015-12-22 13:30:52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三是兴业富民生活美。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三产结构合理、融合发展,注重培育惠及面广、效益高、有特色的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一)加大惠农扶持力度。随着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对发展资金需求日益增加,但是随着各金融机构的支农政策调整和涉农贷款条件的提高,农民贷款越来越难。为了破解这一制约难题,我县在渭南市率先开展“农权贷”试点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发放“农权贷”60余户,贷款400余万元。将“农权贷”和农业园区建设、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相结合,持续加大对发展现代家庭工业、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农家乐”服务、推进农业科技研究与成果转化、新农村公益性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实现了“农户押农地,农地贷农款,农款促农业,农业上台阶”。
(二)突出三产融合发展。近年来,按照中、省、市“三农”工作统一决策部署,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通过积极招引工商企业、提升农业园区,创新经营方式,扩展农业功能,扩宽销售渠道等方式,全县农业稳步向现代农业迈进,逐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产业内部融合、产业链条融合、产业交叉融合、产业渗透融合等4种融合模式。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合欢”面粉、“兴隆”奶业、“恒兴”果汁等知名品牌龙头企业25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23家)。经命名的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1个(包括省级5个、市级16个。其中设施农业类10个,畜牧类2个,果业类1个,休闲观光农业类4个)。在建、正建县级园区18个(设施红提6个,设施蔬菜2个,畜牧类3个,果业类5个,果畜结合类2个)。完成或正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面积共15.67万亩,占全县常用耕地面积的16.86%。园区农业人口数量7万人,从业人员7440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209个(其中市级示范社8个),成员1.2万余人,带动农户2.2万户。按行业划分,种植业134个(其中果业85个,蔬菜28个,花椒6个,棉花2个,药材5个,粮食3个,其他5个),畜牧业62个(其中奶牛养殖18个,生猪养殖27个、养鸡4个,养鸭2个,肉牛羊7个,奶山羊1个,其他3个),水产养殖3个。农机服务业6个;其他4个。注册各类商标26个,8家合作社分别在大中城市设立产品销售窗口,6家合作社获得了农业部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同时,认定家庭农场152个,其中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2个。各类农家乐发展到56个,安排从业人员140余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40余人;发展草莓、樱桃采摘园80余个。
(三)依托多种媒介做大宣传。围绕洽川5A级景区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印光故里、福山等景区以及红提葡萄、九眼莲、红薯等特色农产品,利用电视台、广播、旅行社、推介会、高速路宣传牌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提升了生态游和乡村游的丰富旅游内涵,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是文明和谐乡风美。倡导崇善向上、勤劳致富、邻里和睦、尊老爱幼、诚信友善等文明乡风,营造上有动力,下有激情的合力推进氛围。
(一)开展文明新风气系列评选。在深入推进创建过程当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文化内涵发掘与农民素质提升既是我们的难点所在,也是我们塑造美丽的灵魂所系。为紧密配合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开展,提高群众广泛参与美丽乡村的积极性,我们向全县6万余农户发放了“干群齐心协力 共建美丽家园”的倡议书。并在全县组织开展了“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开展了“文明村、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等一系列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今年共申报创建省级文明标兵2个,市级文明单位8个、市级文明镇1个、市级文明村3个,县级文明单位(村、学校)共37个。
(二)传承与弘扬乡土文化。深度挖掘文化精神内涵,实施“送文化、种文化、扬文化、护文化”等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培育乡土人才。通过文化下乡、文化挖掘、文化打造、古村保护等有效手段,将生态文明与乡土文化有机结合,将城市文明、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融合,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