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专访福建省柘荣县政府副县长宋振
发布时间: 2015-09-13 14:33:34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记者:柘荣县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哪些成效?
宋振:一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柘荣生态建设起步较早,2007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之后,我们紧跟生态省、生态市建设步伐,突出强化生态建设网络,环保基础设施、生态家园建设等重点,于2009年启动国家生态县创建,科学规划全县环境包产到户、生态建设和区域发展,构建了县、乡、村三级较为完备的生态建设规划体系。下大力气完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环保设施,不断夯实生态建设基础。统筹城乡综合改革、中心城镇培育,以创建省生态县、国家级和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为重点,构建起城乡联动的生态家园建设体系,全力打造“最优人居环境、最美生态家园”。
二是保护生态,绿色发展。按照“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要求,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生态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首先,是强力构筑生态屏障。严格按照环境功能区要求,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重点保护区、饮用水源涵养区的生态屏障构筑。连续实施沿海防护林工程、主要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绿色通道工程、珍贵树种示范村建设工程,以绿化促美化、绿化促文明。促进城市绿化建设,坚持以绿秀城,以骨干道路主体绿化为骨架,以广场、公园绿化为重点,以庭院绿化为点缀,整体推进城区绿地建设,基本形成“一街一树”、“一路一景”的绿色长廊。
加快建设民生水利工程,保障广大群众饮水安全。近三年,累计解决了8个乡镇3.2万农村人口和8000多名中小学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全县合格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去达100%,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均达到100%,县界出界水质达标率100%;全县大力质量稳定,环境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一级标准以上;全县噪声环境符合功能区要求。
其次是全力整治生态环境。把环境污染治理作为生态建设的关键环节,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行动。
严格执行环评和新建项目“三同时”制度,对未落实“三同时”制度的项目,一律责令整改,确保了建设项目环评率和环保“三同时”执行率均达100%。
全面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做好农村“五改一化二处置”工作,全面完成“家园清洁行动”任务。
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动态检测和生态修复,累计投资1.25亿元,完成河道清淤和农村河沟疏浚整治30多公里,新建排涝洞5.6公里,改造排涝渠7.2公里。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液化气等生态型能源,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达到78.04%。特别是多方筹措6000多万元,完成龙溪两岸防洪砌筑和下水管道铺设,河床清淤,加强了龙溪源头治污,形成“堤固、岸绿、水清、河畅”的亮丽美景,成为全省最大的名副其实的“鲤鱼溪”。
地三是啊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在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发挥生态资源和特色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大力发展以药、茶为主导,油茶、畜禽养殖、果蔬等产业共存的生态型经济。中药材方面,积极推动了才子参、白术等中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并加强与药业企业的合作。2014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5万亩,其中太子参4.3万亩,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太子参之乡”。茶叶方面,全县茶园面积达4.6万亩,其中金观音、黄观音等优质品种茶1.3万亩,2011年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发展资金项目顺利通过省财政厅、农业厅验收,并得到验收组的高度评价,拟作为福建省样板生态茶园推广。油茶方面,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油茶及珍稀树种林下套种太子参的立体经营模式,建立油茶高产示范基地2.1万亩,全县油茶面积达7.15万亩。引进福建三本等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油茶精深加工,延伸了油茶产业链,被列为省重点油茶良种培育基地。
大力发展“海西药城”、“生态养生生”的两城战略。柘荣县是全省5个生物医药试点县之一,医药产业独具特色、成为县域主导产业。2013年省政府在我县省级生物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区的基础上,重点扶持以生物医药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打造百亿海西药城。目前,园区已经聚集及关联企业16家。精心编制健康养生养老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长寿孙”评选活动,积极申报“中国老年人宜居宜游城市”,筹备举办第三届中国•柘荣养生文化论坛。
以生态理念指导旅游产业的发展,充分放大“中国长寿之乡”品牌效益,抢抓东狮山纳入太姥山旅游度假区和闽东北亲水游线路的机遇,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生态观光旅游、休闲避暑旅游、药疗保健旅游、民俗文化旅游。
记者:站在新的起点上,对新任务、新要求,下一步柘荣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哪些考虑?还会采取哪些新的措施?
宋振: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长久之计,不是一日之功,不可一蹴而就,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机制,完善生态建设保障体系。
必须强化保障,营造氛围。县委、县政府始终突出“领导重视、规划完善、政策引导、多元投入”,在营造浓厚氛围上下工夫,在创新保障制度上做文章,形成了领导重视、社会支持、民众参与、凝心聚力推进国家生态县创建的良好局面。
一是抓领导,明责任。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起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及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生态县建设专题会议,部署安排生态县创建工作,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抓督查、促落实。将生态先创建列入乡镇、部门目标管理重要内容,建立生态建设任期目标制、环保前置审批制,并签定年度环保工作目标责任书,目标管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实绩、调整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起一套强有力的工作激励和科学考核机制。同时,将生态建设重点项目纳入县领导挂钩项目,予以全程监管、重督重推。
三是抓宣传,举合力。广泛宣传生态知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等舆论引导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生态文化教育。每年分期开设生态建设培训班,对领导干部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强化“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宁可少一点,也要实一点”的发展观。利用报刊媒体和“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地球日”等纪念活动,广泛开展国民生态教育,在有线电视、柘荣今报等媒体上开设生态建设宣传专栏,使“参与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杜绝人为破坏、建设美好家园”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热忱欢迎各位网友来柘荣作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