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文明 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 2015-08-11 11:51:20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既得成就
(一)生态示范创建成效显著。早在2006年,信阳市就被原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当时全国第九个市整体被命名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在此基础上,信阳市又继续深化了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积极开展了生态村、生态乡镇和生态县的创建工作,截止目前,已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23个,省级生态乡镇86个,省级生态村190个,省级生态县1个,新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待环保部审批。信阳市生态创建方面的成绩在全省领先。通过开展这些生态创建活动,为信阳市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扎实开展。目前,信阳市共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共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总面积204977公顷,约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1%,占河南省自然保护区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这些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在保护野生动植物、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良性循环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信阳市还在积极推动河南大别山自然保护区的升格工作,2014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 (国办发〔2014〕61号),明确河南大别山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审定为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大别山自然保护区的升级,进一步扩大了信阳市受保护的国土面积。
图说:日落关桥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辟了省内先河。围绕淮河源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先后成功申请和实施了“中国——欧盟濒危物种保护”项目、“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信阳示范项目及全球环境基金“淮河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等,有力推动了信阳生态建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这些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探索,开辟了河南省的先河,对全国其它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成效显著。近年来,信阳市共投资近亿元,建成了50多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思路,完善了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通过加大“六城联创”工作检查力度,彻底清除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历史遗留生活垃圾,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
(五)南湾湖饮用水源地周边的畜禽养殖场进行集中整治工作效果明显。2012年以来,在中央政策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争取到了“国家重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为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通过项目实施,累计裁减了南湾湖上游生猪15.6万头,搬迁养殖户756户,拆除猪舍面积近50万平方米;并强力推进入湖河流及库区生态修复、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湿地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通过各项有效举措,南湾湖及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明显改善,生态破坏区或生态脆弱区得到有效修复,湖泊流域主要污染物不断削减,湖泊流域长效保护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
图说:信阳之花
(六)环境质量连年位居全省第一。通过扎实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使信阳市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环境质量排名持续保持在全河南省第一的位次。“十一五”以来,信阳市95%以上的河段长度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淮河干流淮滨水文站断面等6个省政府确定的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21项监测因子累计达标率均为100%;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多年超过330 天,在全省名列前茅。
信阳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信阳的骄傲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护好信阳的青山绿水,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大的财富,是每个信阳人的责任、义务和权利。随着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大别山区作为国家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担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信阳这颗大别山的明珠,必将更加绚丽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