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手机版  |  桌面下载  |  邮箱登陆  |  论坛注册  |  站点导航定制
 

构建生态文明 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 2015-08-11 11:51:20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二、信阳市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做法

生态文明是美丽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信阳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工作,在“生态立市”方针指引下,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力求保护与发展同步进行,形成良好的生态氛围,创出了宜居信阳的城市品牌。主要做法有:

(一)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市四大领导班子一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郭瑞民书记、乔新江市长多次在会上就抓好全市生态环保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给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去年年底,市委书记郭瑞民在短短40天的时间里,先后三次到华豫电厂指导、协调、督促脱硝工程施工建设,市长乔新江在参加第三届香港论坛“城市发展新动力•新价值”、第三届“让城市更优秀•城市颁奖礼”时说“生态文明是美丽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市人大多次视察检查饮用水源地保护、美丽乡村创建等工作,不断加大监督力度,为各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市政协充分发挥政策建议职能,持续加强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关注、支持,为多项重大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图说:水墨南湾湖

(二)建章立制,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信阳市在遵守国家及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要求外,还结合我市淮河源、大别山区的实际,制订并出台了许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文件。为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我市生态环境优势,还专门制订出台了《信阳市产业发展和区域开发环境保护负面清单》,《负面清单》主要是从产业发展和区域开发的限制性,产业布局约束,环境容量、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等方面,为产业发展和区域开发提供环保依据。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信阳市专门制订了包含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内容的《信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展了生物多样性有关数据的监测,清理了一些部门对生态环境不友好或部分不友好的政策、文件,建立了涉及环保、农业、林业、扶贫等行业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办法、机制等。信阳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规章制度不但有面上的统一要求,还有直接明确到点上具体规定,为保护鸡山的动植物和文物资源,市政府还专门出台了《进一步加强鸡公山动植物资源古树名木及文物资源保护管理的通知》;为保护南湾水库饮用水源地,专门制订出台了《信阳市南湾湖饮用水源地保护行动方案》。通过制度的制订和执行,有力保障了信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和成果的巩固。

图说:信阳市-《水映彩虹》

(三)遵循自然规律,着力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我们围绕淮河源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先后成功申请和实施了“中国—欧盟濒危物种保护”项目、“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信阳示范项目及全球环境基金“淮河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等,推动了信阳生态建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我们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将南湾湖治理纳入国家首批17个重点湖泊生态保护项目之一,并通过10年不懈努力,于2009年通过了《河南省信阳南湾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这是河南省第一次以立法形式保护地方饮用水水源的一部重要地方性法规,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市还与江苏、安徽等地联手开展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研究,着力把千里淮河打造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黄金水道。

图说:鸡公山别墅群

(四)抢抓战略机遇,着力发展生态产业。随着中原经济区全面进入实施阶段,我市立足信阳实际,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的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坚决摒弃“经济逆生态化、生态非经济化”的传统做法,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产业。突出发展了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现代物流业和文化旅游业。重点发展茶叶加工、畜禽加工、粮油加工三大产业集群,把信阳建成中原粮仓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围绕建设特色集聚区,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壮大高端制造、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等高成长性产业,不断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现代家居、现代物流、纺织服装、医药制造等主导产业集群;立足信阳综合交通枢纽优势,积极顺应国家扩内需战略,大力引进国际家居产业小镇和义乌小商品城等龙头型、基地型项目,依托信息化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产业;立足信阳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根亲文化、茶文化和民俗文化,坚持以特色文化旅游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建设中部地区文化旅游中心。进一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大别山旅游区规划建设,发展壮大鸡公山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努力打造中国国际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