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发布时间: 2014-09-17 14:22:12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黔东南州建立了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历史文化保护村寨,2个与挪威共同建的国家生态博物馆。
绿色林海,良好生态,黔东南州被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认定为全球18个“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目的地首选地之一,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同时,从江县岜沙村被授予“黔东南州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雷公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被授予“州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
走进黔东南,满目望不尽的绿色苍翠,鸟鸣山涧、风过松涛,让人流连忘返。行走在黔东南,随处都能让你感受到林业生态建设结出的累累硕果。
突出特色,示范带动,推动林业产业大发展
近年来,黔东南在唱响“工业强州、城镇带州、旅游活州”主旋律的同时,立足林业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林业可持续增效工程,把林业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走出了一条具有黔东南特色的林业产业发展之路。
以规划为引领,以园区作带动,以低产林改造为抓手,多轮驱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截止2013年底,全州建成各类特色产业基地406.7万亩,其中:油茶基地68.7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164.7万亩、楠竹基地43.6万亩、蓝莓基地10万亩、其他各类经济林基地119.7万亩。同时,通过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成功向外引进了青岛华盛高新科技发展公司、溢鹏木业公司、章氏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贵州天驰蓝莓开发有限公司、贵州金佰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富来森集团有限公司、贵州苗王金藤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百花药业集团等一些知名企业到黔东南投资落户。
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品结构,做强做大林产工业。近年来,该自治州积极开展木材经营加工清理整顿,着力解决产业关联度差、拉动力不强和产业链延伸的问题。采取限期整改、兼并重组、财政金融扶持等措施,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升级壮大。截至2013年,全州规模以上林产工业企业达到87家(其中:省级林产工业龙头企业达24家,占全省30%。),年加工能力120余万立方米,林产工业产值达40.6亿元。产品结构由锯材、建筑模板为主向细木工板、柜子板、纤维板、胶合板、防火板、指接板、木质别墅、古典家俱等转变,畅销往北京、上海等13个省市区,部分产品出口欧美、日、韩等国家,使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
充分利用州内丰富的林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特色种植、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旅游等林下产业,拓宽了农民创业就业渠道,促进了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不砍树能致富的林业发展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州林下经济利用森林面积324.78万亩,总产值26.76亿元,其中林下种植业产值达6.95亿元,养殖业产值达10.6亿元,林下采集加工2.1亿元,森林旅游6.54,带动农户80万余户。全州森林旅游人数达956.2万人次,较2012年增长12.9%。建成林下种养殖示范基地84个,建成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221个。
2013年,全州实现林业总产值124.6亿元,占全州生产总值的21%。
绿色生态给黔东南人民带来了绿色经济,发展林业产业,顺应了民生、符合了民意。
在黔东南,麻江的有机蓝莓,天柱、锦屏、黎平的油茶,从江的椪柑,榕江的脐橙,黎平、雷山、丹寨的茶叶,台江的金秋梨,雷山的仿野生天麻及杨梅、葡萄、施秉的太子参、剑河的勾滕等在成为县域经济新亮点的同时,也成为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以林下特色产业为基础的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运而生。如:贵州三元太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从江县香猪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千里山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岑巩县民丰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00余家农产品加工特色企业,成为近年来黔东南州工业发展的一支新军,不仅实现了生态养殖、循环养殖、环保养殖,带富了一方农民,还打造出“从江香猪”、“三穗鸭”、“麻江林下蓝莓斗鸡”、“锦屏桂花蜜蜂”、“黎平竹鼠”、“榕江香鸡、葛根”、“雷山黑毛猪”等一系列林下养殖特色品牌。
绿色经济的发展不仅让黔东南州更美,也让当地老百姓的腰包更鼓。
绿色的黔东南,已实现生态与产业发展的高度融合,苗乡侗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将逐步变为现实。
绿色的黔东南、多彩的黔东南正承载着绿山秀水、民族文化之魂走向世界。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