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字简历现24个错别字引讨论:拯救“汉字危机”需借力法律

发布时间: 2014-09-16 14:08:18   |  来源: 法制日报   |     |  责任编辑: 君君

 

重视不足

杨淑娟平时主要给初二、初三学生进行1至3人的小班教学辅导。她向《法制日报》记者感慨:“现在几乎很难发现错别字写得少的学生了。”

“我让学生记一个知识点,即便是初三的学生,也很难一次性连贯记完,总是写着写着就问,这个字怎么写?”杨淑娟说。

她曾专门和家长讨论过孩子错别字多的问题。她问一名初三学生家长,孩子平时查字典吗?家长回答,家里从来没有买过一本字典:“有手机,有ipad,一搜索就好了,干嘛还要买字典?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钱。”

孩子们在被问及为何写错别字时,往往还反问她:“为什么要记那么清楚呢?现在用电脑、手机打字,有智能输入法,只要打出首字母,词组就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返璞归真?”

经过一些交流,她得出了答案:当键盘逐渐取代书写后,人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视度在日渐下降。这名80后老师感到纳闷,自己在上小学、初中的时候,会因为写错别字觉得羞愧,而现在的孩子并不把写错别字当回事。

孩子们对汉字的意识很大程度来自于成人,但上述例子已经证明,成人手写汉字的频率更低,提笔忘字的程度更严重。让杨淑娟更加焦虑的是,如今学校对于孩子们的汉字书写教育也在弱化。

“前几年有的地方就把写字课取消了,这两年因为中考语文考试增加了5分字迹分,所以才恢复了写字课。但是很多时候,这种在课前10分钟的写字课会被其他课程占用。”杨淑娟说,她还记得自己原来上学的时候,试卷上选择题和填空题比例相当,如今当她试着给孩子们找各地试卷做练习时,她发现填空题比例大大下降,大多被替换成了选择题。

王宁对汉字有一个十分贴切的描述:“汉字你光看对它没有亲和力,只有自己写才有亲和力,有的时候你不写,那个字和你隔十万八千里,你一写它就到你身边来了。”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的确正在发生着变革,键盘上“敲字如飞”取代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因为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五笔输入法”把每一个汉字拆成最多四个部分,倒是让人记住了汉字的基本架构,但写起字来也难免有时会“缺胳膊少腿”,而更多人习惯使用“拼音输入法”,往往连汉字的具体构造都记不住。

正因为此,电脑键盘输入被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江蓝生视为是对中国语言文字使用和传承最重要的几股冲击波之一。

法律手段

“前辈有一句话叫‘敬惜字纸’,就是说有字的纸是不能乱扔的。这种对自己母语敬畏尊重的传统,现在到哪去找?”在去年召开的首届中国汉字书写和传承高峰论坛上,江蓝生满含惋惜地问台下的听众。

她在演讲中对一些现象进行了批评:在互联网空间中,部分网民随意地以汉字进行调侃、戏谑,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解构汉语语法规则,这些汉语表达的不规范性和粗鄙化倾向,正在消解汉语汉字的美感。

她认为,长此以往,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退化和异化,它反过来又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其恶果已经初步显现,因此必须倡导写规范字的风气。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我国早在2000年10月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2002年教育部还出台了《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对中小学为学生写好汉字创造环境、提供必要条件等提出了要求。

去年8月19日,历时10年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这是对50余年来汉字规范整合优化后的最新成果。

对于社会汉字的规范使用,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法也有着十分清晰的规定。

然而这一系列法律、规范的完善,并没有缓解“汉字危机”。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一篇关于“推进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创新”的文章中,对此亦表达了痛惜。

他用一系列带“法”字的句子指出了问题关键:“对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宣传普及力度不够,人民群众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法治意识有待提高,语委和相关部门依法行政的观念意识不够强,依法管理能力不足,依法管理的体制和统筹协调、执法监督的机制还不健全,对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监管不到位,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

李卫红提出,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这其中包括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修订工作,建立健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机制,探索并建立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科技、自律等综合手段实施督查的新体系。


     1   2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