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妆品 差异化突围
发布时间: 2015-02-03 15:59:50 | 来源: 消费日报网 | | 责任编辑: 沈晔
广告轰炸、高性价比、主打怀旧、多重渠道……2014年,佰草集、自然堂、百雀羚等诸多国产化妆品市场表现夺人眼球,与欧美和日韩系产品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有业内人士表示,国产化妆品的突围与主打文化牌有关,互联网的繁荣也为本土品牌逆袭提供了良机。
动作不断
国产化妆品崛起
“最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开始回归国货,所以我也打算买来试试。”1月30日,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罗小姐正在超市采购,自然堂冰肌水、相宜本草红景天面膜、百雀羚凡士林保湿润肤霜都被她装进了购物车。
据《2015-2019年中国护肤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有正式注册的化妆品生产企业3400余家,2014年上半年,化妆品零售收入达到886亿元,同比增长10%。
近日,记者走访位了于北京市东城区的新世界商城、国瑞购物中心等多家大型综合商场了解到,曾经一度被主流货架抛弃的国产化妆品如今又重回市场,开始重夺市场半壁江山。佰草集、相宜本草、自然堂、谢馥香、阿芙精油、玛丽黛佳等品牌不仅在超市内销售的风生水起,随着专卖店的建立,更是成功摆脱了“百货”概念,提高了市场定位。
“国产化妆品企业在2014年接连获得风投,这使得本土产品在未来可以更加国际化,产品更加规范化。此外,在电视广告投放方面也是大放异彩,其知名度和消费者认可度都在稳步上升。目前,就整个行业来看,本土品牌存在大量的发展机会。未来,国产化妆品牌将逐步挤压外资品牌市场份额,成为主流。”1月30日,化妆品高级分析师吴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纵览2014年,国产化妆品牌动作不断。据悉,2014年9月,广州薇美姿个人护理用品有限公司收到了数亿元级别的注资;11月拥有韩束品牌的十长生集团有限公司也正式完成签约,获得风投。
此外,老牌国货百雀羚更是跻身“国礼”,进一步带动了国产品牌的飞跃。而随着《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等综艺节目的火爆,美妆品牌的高额冠名费用也震惊四座。与此同时,一些品牌也开始走国际路线,通过高调赞助国际时装、参与国际电影节等方式,重塑企业形象。
“现在很多国产美妆企业都是雄心勃勃,力图改变以往消费者心目中的‘山寨’形象,向‘高大上’进军。此外,伴随着风投的介入,以及营销的多元化,一些国产品牌不断走向成熟和规范。”吴强表示。
增速放缓
洋品牌热衷“本土化”
2014年元旦前夜,露华浓宣布退出中国市场。随后,欧莱雅中国旗下卡尼尔品牌也宣布停止在中国市场销售。而雅芳等品牌的相继没落也让人唏嘘不已。
通过诸多国际品牌2014年度三季度财报显示可以看出,许多品牌都出现了业绩增速放缓的迹象。如美国香水及美容产品集团伊丽莎白雅顿已连续三个季度亏损,同比下滑21.3%,净利润亏损4579.6万美元。据联合利华第三季财报显示,其全球基础营收成长2.1%,当季销售量则仅成长0.3%,而中国市场下滑程度尤其严重。另据欧莱雅201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欧莱雅实现销售收入111.7亿欧元,同比下降1.5%,上半年亚太市场营收同比下降0.8%。而宝洁公布的截至2014年6月30日的第四季财报显示,其销售净额下降1%至201.6亿美元。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