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种植为引领加快产业振兴——第九届德化(大铭)生姜文化旅游周近日举办
特色种植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拥有千年生姜种植历史的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大铭乡,11月13日举办为期一周的第九届德化(大铭)生姜文化旅游周活动。
大铭乡的生姜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唐代,作为闽中生姜主产区,其产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扬名东南亚。当地黄黏土和松毛沙土的独特土壤条件,孕育了“个大皮薄、丝少肉细”的优质生姜,民间素有“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的谚语。明清时期,生姜种植进一步普及,乡贤、明末礼部右侍郎赖垓曾以“姜桂性原辛”形容家乡生姜的辛辣特质。上世纪80年代,大铭乡正式引进陇西生姜品种,通过标准化种植实现规模化发展,今年全乡种植面积达3500亩,今年产量可超1700万斤。
大铭乡党委结合泉州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推动传统种植业提质增效,并以特色产业为抓手,发挥地方文旅资源的优势,积极打造生姜为主题的文旅活动。今年第九届德化(大铭)生姜文化旅游周上,推出了集文化资源、传统民俗、餐饮食品、文艺演出、品牌打造等多个维度的新举措。
活动现场,大铭乡25.86斤生姜成为实至名归的“姜王”。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为现场群众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在活动现场设置的五大功能区里,游客们尽享沉浸体验型的“一站式”淘货乐趣,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展台,村民与农业专家交流互动,通过政策宣讲、医疗义诊、农技推广、法律咨询等形式,把实用服务送到姜农和游客身边。农优采购区的大铭生姜系列产品,以“线上+线下”模式的产品进行销售。
现场文化氛围浓郁,现场播放的生姜特色、大铭风光、赖垓故事专题片,引得人群驻足观看,书法、绘画、摄影的现场创作,群众积极参与。
活动现场,举办大铭生姜品牌授权仪式(姜母鸭)一批有关生姜产业标准化、种植数字化、生姜食品深加工项目等现场签约。
市、县领导相继在开幕式上致辞。

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刘林霜前往德化,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调研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目前,当地正在加强“生姜+”业态研究,用好泉州打造“世界美食之都”的有利契机,加强与市“姜母鸭”特色美食工作专班对接沟通,授权“大铭生姜”列入制作原料,争取市商务局将大铭生姜列入姜母鸭原材料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规模种植、加工等扶持政策范围。(泉州市德化县大铭乡人民政府供图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