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基建+绿生态+暖民生 肥西交通勇当开路先锋
在肥西大地,纵横交错的路网如同跳动的血脉,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清晨田埂上的鲜蔬土产,午前便可抵城,端上市民餐桌;曾经偏远的村庄,如今公交直通村口,助医专线让看病之路畅通;企业通勤专线、共享电单车精准补位,多元出行需求逐步落地。这背后,是肥西交通以“开路先锋”之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生动实践。
基建为基,筑牢发展硬支撑
“十四五”以来,肥西县锚定交通强县目标,累计投入超百亿元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县等级公路通车总里程3628.6公里,公路密度达214.02公里/百平方公里,大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为县域发展铺就坚实“跑道”。
G330合铜公路百大物流园段改建工程便是其中的标杆项目,这条总投资1.87亿元、拓宽至双向12车道的“黄金通道”,让物流园交易量大幅提升,成为区域“菜篮子”工程的重要枢纽。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肥西县同步推进农村公路提质升级。891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与286.68公里安防设施提升工程如期完工,“县县相通、镇镇相连、村村相接、户户相交”的农村公路网全面成型,紫蓬山旅游风景道等一批“四好路”更化身“产业带”“致富路”,带动沿线民宿、采摘等产业蓬勃发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绿色为脉,勾勒生态新图景
围绕“双碳”目标,肥西交通主动转型,走出一条生态与发展共赢的道路。目前,全县新能源公交车占比已达91.3%,年减少碳排放超万吨,绿色公交成为城市流动的风景线;共享电单车投放点位达640个,日均服务短途出行2.8万人次,“轨道+公交+慢行”的绿色出行体系日益完善,让市民出行更环保、更省心。
在规范行业发展方面,创新“执法查处+即时普法+信用警示”模式,通过“信用交通宣传月”“江淮普法行”等专项行动,实现货运市场行政处罚案件总量同比下降12.5%,严重超限“红线车辆”案件降幅达56.4%,既守牢安全底线,又降低物流成本,让交通行业发展更有序、更高效。
民生为尺,丈量幸福新刻度
从“晴通雨阻”到“畅联四方”,肥西交通始终将群众需求放在首位。轨道交通4号线开通后,肥西正式进入双地铁时代,10条公交接驳地铁线路实现“5分钟便捷出行圈”。在乡村,17条客货邮线路让农产品“出村进城”更顺畅,X111助医专线串联三大医疗资源,降低就医耗时40%,破解偏远地区就医难题。针对渣土车超载、扬撒等顽疾,通过“智能监控+北斗定位+信用惩戒”组合拳,实现违规行为同比下降56%,守护蓝天路净。
展望“十五五”,肥西正擘画一幅空、铁、公、水多式联运的宏伟蓝图,推动区域发展由“县域”向“都市区重要增长极”跃升。未来,肥西将继续在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为合肥经济圈、合六经济走廊建设提供坚实交通支撑,让交通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体人民!(文/黄雅娴 肥西县委宣传部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