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肥东县政协包公文学院特聘作家、安徽诗人宇轩新书首发式暨研讨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5-11-2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1月21日,由肥东县政协包公文学院主办的《空气中飘来新稻草的香味》新书首发式暨研讨会在肥东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文学界多位专家学者,共同见证宇轩最新诗集的发布,并就其创作特色与艺术价值展开深入研讨。  

宇轩,1979年7月生于安徽肥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学艺术院第六、七届签约作家,肥东县政协包公文学院特聘作家。曾获首届屈原诗歌奖,“第二届全国十大农民诗人”称号。其诗歌作品多以故乡、自然、人生体悟为主题,语言冷静而富有温度,情感深沉克制,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代表作包括诗集《空气中飘来新稻草的香味》《乡居散记》《不恨集》等。

肥东县政协包公文学院院长许泽夫主持会议

肥东县政协包公文学院副院长乔璐致辞     

肥东县政协包公文学院副院长乔璐致辞,她代表肥东县政协包公文学院向宇轩新诗集出版发行送上诚挚祝贺,并向专程赶来的嘉宾致谢。她说,肥东县政协包公文学院是安徽省首家、全国第二家政协文学院,2023年10月20日在包公故里文化园揭牌成立,首批特聘10位本土作家。文学院围绕包公文化开展创作传播,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肥东县政协支持下形成完善保障机制,依托包公文化品牌,讲好肥东故事。    

宇轩所在单位杨店卫生院院长梁军专程赶来祝贺并致辞,他表示,作为一名扎根乡村的基层医生,张宇轩医生用脚步丈量着辖区的每一寸土地,用听诊器倾听着乡亲们的健康诉求。在忙碌诊疗之余,张宇轩医生将对乡村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对医者使命的感悟,化作了一行行饱含深情的诗句。他让我们看到,基层医生不仅能救死扶伤,更能以文化为笔,描绘乡村的美好与希望。    

会上,宇轩对其新作《空气中飘来新稻草的香味》进行介绍。该诗集以乡土为根,以新稻草的清香为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体悟,传递出浓厚的乡土情怀与人文关怀。    

在随后的研讨环节中,与会嘉宾围绕诗集的创作理念、艺术风格与精神内涵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深度的交流。来自省内外文学界的多位重要嘉宾参与了讨论,《诗刊》社中国诗歌网事业发展部主任孤城,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吴撇,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加主布哈,复旦大学博士、江淮文史学者张靖华,以及《安徽文学》编辑张琳、《清明》编辑曾歌、《诗歌月刊》编辑闫今、《逍遥文艺》主编张耀月、中国诗歌学会年度优秀会员张培亮等,市作协副主席、县作协主席刘永祥及肥东本土作家近50人参加会议。     

整场活动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与思想碰撞中圆满结束。与会者一致认为,宇轩以其独特的创作实践与艺术成就,已然成为新乡土诗派中一位颇具代表性的诗人。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灵动的笔触,将日常的农事劳作、乡村风物,升华为优美的诗行,赋予了它们审美的价值和哲学的思考。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种文化的自觉与担当,是对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农村、新农民精神风貌的生动展现。     

肥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程浩在讲话中指出,宇轩是肥东县近年来涌现的优秀诗人的杰出代表。他以扎实的创作实践和鲜明的乡土风格,逐渐成长为“新乡土诗派”中一位具有辨识度的青年力量。他就像我们肥东文艺田野中一株饱满的新稻,其成长离不开这片文化沃土的滋养。他的诗作之所以打动人心,正是因为他始终将创作之根深扎于肥东大地,从包公故里的人文底蕴、巢湖岸边的风土人情中汲取创作的源泉。县文联将继续致力于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文艺平台,鼓励更多像宇轩这样的本土作家深耕地方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肥东故事,为繁荣肥东县文艺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肥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程浩讲话     

安徽省作协副主席、合肥市作协主席洪放讲话

安徽省作协副主席、市作协主席洪放在交流中分享道,这本诗集带我走过了一段奇妙的心灵旅程,恰如“见山三重”的境界。其中最打动我的,是弥漫在字里行间的那种深切的悲悯。他的这种情怀,让诗歌超越了单纯的抒情,成为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沉观照。他还寄语宇轩和文学爱好者,愿在纷繁的万象中,逐渐捕捉到那束唯独属于自己的光,凝练成独一无二的声音与风格。更要警惕的是,在风格形成之后,莫让它成为困住自己的茧房。真正的创作,是在“风格的建构”与“风格的打破”之间,进行一场永不停歇的对话,让创作奔向更为开阔、丰饶的远方。 (文/顾雯鑫   图/罗祥勇   肥东县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