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警务“融”入田间地头 蒙自公安守护蓝莓产业 “致富果”
晨光熹微,北回归线上的阳光洒向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草坝镇的万亩蓝莓园。连绵的白色大棚在朝阳下熠熠生辉,棚内,紫蓝色的果实如繁星点点,与穿梭其间的“警察蓝”交相辉映。近年来,蒙自市草坝镇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持续的农业创新,蓝莓产业种植面积达6万余亩,产值60亿元,出口量居全国第一,小小的蓝莓成为村民的“致富果”,积极构建“村集体企业+龙头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出“622”联农带农模式,绘出“民富村强”的美丽画卷。

如何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蒙自公安聚焦农业农村特点,始终保持警力跟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要走,创新实践“嵌入式警务”新模式,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全力护航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精准引领:问需于企绘制护航蓝图

在深入产业园区的一线调研中,蒙自公安坚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精准把握企业在务工人员管理服务、治安防范、交通保障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基于调研收集的宝贵意见建议,蒙自公安系统谋划出“精准巡防、交通保畅、驻点服务、源头调解、安全监管”等务实举措,确保警务工作的每一项都直击产业痛点,真正实现警务围着产业转、服务跟着需求走。
立体守护:织密防控网提升安全感

蒙自公安创新构建“智慧巡防”体系,在重点区域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配合移动警务站前移驻守,形成“空中视频巡、地面警车巡、田间民警巡”的三级巡防网络。通过“线上巡查+线下处置”模式,平均处警时间缩短至15分钟,同时建立的警民联系群”让果农和客商可以随时咨询求助,让安全守护更智能、更高效。
畅通动脉:护航产业运输线保障物流畅通

针对蓝莓采收期运输车辆激增、道路狭窄易堵等特点,蒙自公安精准施策,在主要运输线路设置“蓝莓运输绿色通道”,采取“高峰站点、平峰巡线”的勤务模式,加强指挥疏导。同时,建立交通事故快处快撤机制,对发生的轻微财损事故,民警快速到场、快速处理、快速放行,最大限度保障物流畅通,为蓝莓从“枝头”到“柜台”的旅程按下“加速键”。
暖心服务:守护“小候鸟”传递藏蓝温情

“和美家园”是草坝镇服务企业、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综合平台。蒙自公安将警务服务深度嵌入这一平台,创建“蓝警警务室”,在提供居住证办理等便民服务的同时,将“小候鸟“守护作为重点服务内容。民警通过定期安全巡查、开设平安小课堂等方式,为务工人员子女构筑安全成长的温暖空间,让藏蓝警色成为守护幼苗的安心色彩。
就地化解:田间地头解矛盾促和谐保生产

“有纠纷找警察,现在民警就在田埂边上帮我们调解,真是太方便了!”蒙自公安创新“田间调解”模式,将调解工作做到第一线。今年以来,该模式已成功化解产业纠纷47起,化解率达95%,其中八成在24小时内解决。民警在调解过程中同步开展普法宣传,让法治意识在产业链各个环节落地生根。“我们把调解工作做到田间地头,就是要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草坝派出所陶所长说。
源头筑防:全链条监管严守安全底线

为确保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蒙自公安与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协同,建立了农资“溯源管理”机制,实行“一批次一档案”管理,有效杜绝了假冒农资案件的发生。
在危险化学品管理方面,警方建立全链条监管台账,严格执行审批制度,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划定清晰的安全红线。

从特色高原农业蓝莓,到正在兴起的新业态“蓝天下的旅居”,蒙自公安服务产业发展的模式正在不断拓展服务外延。下一步,蒙自公安将继续深化这一创新模式,为护航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公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