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霍山诸佛庵镇:梅香伴萝脆,山村奏出“双鲜”曲

时间:2025-11-2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时值初冬,大别山区寒意渐浓,而霍山县诸佛庵镇石家河村的农产品加工车间里却暖意融融、香气四溢。新晾的萝卜条洁白如玉,与醇厚的梅干菜交织出独特咸香,晾晒场上,村民们正手法娴熟地翻动原料,为村集体新开拓的萝卜干生产线备足“粮草”。这座靠梅干菜闯出名堂的村落,如今以“增项扩能”激活产业新动能,让双产联动奏响集体经济增收强音。

近年来,石家河村的梅干菜产业声名鹊起,成为当地乡村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为进一步做强集体经济“基本盘”,村“两委”审时度势、精准施策,锚定“双鲜共舞”发展定位,在梅干菜加工产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果断拓展萝卜干加工新项目,通过“老产业奠基、新项目强链”的多元发展路径,让梅干菜的醇厚与萝卜干的爽脆碰撞出增收火花,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

走进焕然一新的村集体经济加工厂,原料区内,一批从北方优质产区采购的萝卜堆成“小山”。“我们精挑细选的北方萝卜脆甜多汁,是加工萝卜干的绝佳原料。”村党支部书记韩邦旭拿起一根萝卜介绍,“这批11月集中采购的原料,预计可加工萝卜干近2万斤,加上梅干菜产业的稳定产出,今年两大加工项目总产值将实现稳步增长。”

为确保新项目快速落地见效,村里依托成熟的“村集体+电商”运营模式,通过跨区域集中采购优质原料,有效破解本地种植的季节限制与土地资源瓶颈;同时,升级改造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加工车间,引进自动化清洗、风干设备,快速构建起“全国选料—标准化加工—品牌营销”的萝卜干产销闭环链条,让优质农产品从加工车间直达消费市场。

“增项发展让村集体经济跑出了加速度!”韩邦旭算了一笔“效益账”:梅干菜作为基础产业,持续筑牢集体经济发展根基;新投产的萝卜干产业表现强劲,通过订单农业模式,首批产品已被市场预订一空。更值得欣喜的是,标准化加工工艺的引入,让萝卜干出品率与优品率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较单纯销售鲜萝卜增长数倍,实现了“小萝卜”变身“致富果”的蝶变。

产业横向拓展,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更让村民实现“离土不离乡”就业增收。从原料清洗、切条翻晒,到入味拌料、成品包装,萝卜干生产线的投产,为村内40余名劳动力提供了稳定就业岗位。“以前只做梅干菜,一年就忙那几个月,现在冬天有萝卜干加工的活,每月能多挣两千多块!”村民代从霞一边翻动萝卜条,一边笑着算起增收账,脸上满是踏实的幸福感。

如今的石家河村,梅干菜与萝卜干“双鲜联动”,正共同编织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谈及未来规划,韩邦旭信心满怀:“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多点开花’战略,在稳固‘双鲜’产业产能、提升产品品质的基础上,依托现有加工能力和销售渠道,横向拓展辣椒酱、泡菜等潜力品类,丰富产品矩阵;同时,着力打造集加工观摩、电商直播、美食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产业综合体,力争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大关,让村民的增收路越走越宽,日子越过越红火!”(文/杨文峰   霍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