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综治+警务”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在哀牢山脚的傣族小镇戛洒,民警用“火塘调解”化解邻里矛盾;在易门龙泉的街头巷尾,“一早一晚一团队”警务品牌守护着万家灯火;在化念镇的产业园区,警企联动为产业园区筑牢安全屏障……
近年来,云南省玉溪市公安局将警务工作与基层综治体系深度融合,创新推行“综治+警务”协同共治模式,以多元实践织密平安网、激活治理力。

网格深耕化矛盾,综治+警务守平安
今年4月,因道路出行问题,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村民赵某将正在修建农沟工程的王某家的水沟及钢模损坏,两人发生激烈争吵。民警快速介入后,及时组织双方到综治中心调解,最终双方就赔偿达成一致,仅半天快速化解。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是基层治理的核心目标。”新平县戛洒镇党委委员、副书记李靖宇介绍,“作为多民族聚居的旅游重镇、经济重镇,辖区内景点密布,大红山矿区产业集聚,社情民情复杂。戛洒派出所立足地域特色,将‘综治+警务’与网格化管理深度结合,用‘接地气’的调解方式、‘全方位’的防控网络,把平安根基扎在群众身边。”
今年以来,戛洒派出所通过“综治+警务”模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13起。近三年来,调处矛盾纠纷900余起,90%以上矛盾纠纷在走村入户中化解,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超500万元,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7%,创历史新高。

品牌引领聚合力,综治+警务提效能
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离不开特色品牌引领与科学机制支撑。易门县公安局龙泉派出所以“一早一晚一团队”警务品牌为抓手,每日早间召开晨会,梳理警情、研判线索、评估纠纷,晚间精准投放巡防力量,清查重点场所、关注特殊群体,挤压犯罪空间。截至10月,辖区有效警情同比下降7%,刑事警情下降57%。
同时,龙泉派出所通过科技赋能精准治理,运用智能巡防平台调度警力,整合“雪亮工程”“天网”等资源线上巡查。推动“综治+警务”深度融合,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变。2024年以来,接入视频监控1580余个,图侦研判破获案件101起。

多元联动筑屏障,综治+警务护发展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安全是产业发展的前提。
随着玉昆钢铁转型升级产能置换项目落地化念镇,当地外来人口激增、治安压力加大。化念镇主动探索“综治+警务”协同共治模式,将警务工作嵌入产业发展全流程,以精准防控、高效服务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警务室扎根园区,筑牢安全‘第一道防线’。”化念镇派出所所长高瑞介绍,“2021年,化念派出所联合玉昆集团在厂区成立玉昆警务室,承担矛盾纠纷化解、治安防控、服务群众等职能。四年间,警务室累计调解涉企矛盾纠纷373起,协助解决农民工工资630余万元,推动园区可防性案件下降34.7%。”
此外,2024年9月,派出所在生活商业街区设立“老施调解工作室”,由经验丰富的民警牵头、专业调解员常驻,形成“1+N”联勤模式,将80%的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园区内“矛盾不出企,有事找老施”的氛围日益浓厚。
近年来,玉溪全市公安机关以机制创新为突破、以服务群众为核心、以科技赋能为支撑,将警务力量深度融入基层综治体系,让治理更精准、平安更可感、服务更贴心。目前,玉溪市“综治+警务”模式已形成多点开花、全域覆盖的良好态势,成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李明、高丙芸/文、玉溪市公安局/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