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楚雄州“四个聚力”推进法律服务市场清理整顿走深走实

时间:2025-11-1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法律服务市场,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窗口。近期,在云南省楚雄州委政法委的统筹推动下,楚雄州司法局聚焦市场痛点、堵点、难点,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打出“四个聚力”组合拳,实现从“运动式整治”向“制度化治理”根本转变。

建“责任闭环”

聚力高位推动,楚雄州委政法委协调构建由州扫黑办牵头,司法、市监、公安、税务、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联动的“一盘棋”格局。专项领导小组挂图作战,下设办公室高效运转。州司法局先后两次召开专项部署会与工作调度会,做实压力层层传导、责任环环相扣,加强条线指导,各县市统一思想、认领任务、协同作战,形成了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亮“执法利剑”

聚力精准排雷,坚持“线上+线下”双线并进。线上,紧盯各类新媒体平台,构建“投诉举报+网络巡查+部门核查”的立体化网络举报。线下,领导小组带队下沉一线,对20余家律所和8家基层法律服务所开展“沉浸式”调研走访,召开座谈会“把脉问诊”,全面收集线索。各县市同步开展“拉网式”排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黑代理”“虚假承诺”等顽瘴痼疾,全州共排查法律咨询服务公司200余家,关停违规法律服务公司24家,受理举报线索25条,核实问题线索6条。

筑“制度堤坝”

聚力源头治理,针对“违规合作”问题深挖彻查,固定证据链条,依法对涉事律师及公司立案查处。针对“虚假宣传”,对相关企业进行约谈整改,并着手研究制定长效监管政策,填补新媒体领域的监管空白。针对“空壳公司”,将其列入异常经营名录,建立部门信息共享机制。针对“人址分离”问题,推行“注册地+经营地”双备案制度。发出整改通知14条,限期整改8家。同时,加快构建行业信用评价体系与“红黑名单”制度,强化信用约束,从源头上保障法律服务市场的纯净与健康。

奏“法治强音”

聚力宣传引导,通过“两微一端”、宣传册等渠道,聚焦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全方位向群众普及法律认知,揭示“黑代理”陷阱,纠正维权误区。并针对打处实际,定期公布典型案例,以案为镜、以案示警,释放“失信者寸步难行,守信者一路绿灯”的强烈信号。同时,优化投诉举报闭环机制,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建立“线索收集—分析研判—分类处置—依法打击”的全链条治理模式,推动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多元共治格局。(楚雄州司法局、楚雄州委政法委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