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安徽肥东:馆校合作 解锁科普新玩法

时间:2025-11-1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1月 7日,由广西科技馆承办的 2025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全民的科学中心”主题科普云课堂,开启了跨越地域的科学探索之旅。安徽省肥东县撮镇学区中心学校组织师生走进肥东科技馆同步参与。以“线上云端学习 +线下实操体验”的创新形式,这也是该校馆校合作课题组的又一突破性实践。

据了解,该校此前已与市县科技馆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为让师生接触更优质的跨区域科普资源,学校此次主动联动肥东科技馆,借力广西科技馆的云端课程资源,创新打造“省级场馆授课 +本地场馆实操 +学校组织落地”的三维科普模式。

活动现场,师生们在肥东科技馆专属场地内,一边通过直播跟随广西科技馆资深讲师学习——聆听花青素分子与酸碱互动的化学原理、光的直线传播与小孔成像的物理逻辑;一边在肥东科技馆展教员与学校教师的联合指导下动手实验,调配紫甘蓝汁观察变色现象,搭建简易装置探索小孔成像的倒立奥秘,让直播间里的抽象知识转化为可触摸、可验证的实践体验。

“原来紫甘蓝里的花青素是‘分子调色师’,遇到不同酸碱度就会变样子!”“光栅能屏蔽人像,太神奇了!”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围在操作台旁热烈讨论,亲手见证科学原理的瞬间,让原本抽象的化学、物理知识变得鲜活有趣。此次活动既依托广西科技馆的直播扩大了科普覆盖面,又借助肥东科技馆的资源优势——统筹提供实验器材、安排专业人员全程护航,确保线下实操安全有序,实现了“云端优质内容”与“本地实践保障”的无缝衔接。

据学校馆校合作课题组负责人介绍,此次跨区域参与广西科技馆云课堂,是学校在馆校合作模式上的新探索:既延续了与肥东科技馆的常态化协作,又突破地域限制链接省级场馆专业资源,构建起云端科普新路径。课堂上,学校教师全程把控学习节奏,引导学生将线上听课的疑问转化为线下实验的探究方向,让科学学习从“单向接收”升级为“深度参与”,为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撮镇学区中心学校以馆校合作课题组为核心,深化与各级科技馆的联动,一方面持续引入跨区域优质科普资源,另一方面结合教学需求开发特色科普课程,让馆校合作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引擎,助力科学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将科学教育“加法”落实落细。(昂卫明)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