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区一社区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
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表彰全国“敬老文明号”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决定,授予蜀山区琥珀街道北苑村社区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

北苑村社区老年助餐点内,社区老年居民在享受平价午餐
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每三年开展一届,旨在表扬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激励全社会重视、支持并参与为老服务,积极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该项评选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经逐级推荐、审核与公示,授予全国1290个集体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授予1990名个人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合肥市本次共有4家单位榜上有名。
琥珀街道北苑村社区位于合肥市老城区,辖区内老龄人口密度较大,近年来,社区积极营造敬老爱老助老文明风尚,建设老年友好社区,盘活政府和社会资源,以“助力养老美好生活”为核心理念,积极探索为老服务新路径,为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增进老年人福祉、促进新时代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基层力量。
近年来,依托社区“爱心观察志愿服务联盟”,北苑村社区推动为老服务从碎片化、临时性向项目化、品牌化转型,构建起“1+4+N”服务体系:即以一个联盟汇聚多方力量,储备丰富人才;聚焦四类特殊老人,辐射全体长者,建立完善信息档案;设置多样化服务项目,实现精准帮扶,全方位保障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北苑村社区组织党建联盟单位医疗机构上门为老人义诊
在创建全国“敬老文明号”的实践中,北苑村社区始终坚持以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为核心,于2019年创新启动、并于2025年全面升级“门铃计划”为老服务品牌。该计划以分级探访为基础,融合SOS紧急赋能系统,配套“红黄蓝”三级预警响应机制,全面覆盖日常照料、健康监测与紧急救援等关键环节,有力筑牢“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民生安全网。

北苑村社区爱心观察员向老人介绍SOS呼救证使用方法
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社区精心打造“北苑义剪”“耆英笑佳节”“耆乐生日会”等特色文化品牌,将传统民俗传承与怀旧主题互动深度融合,让老年人在温情陪伴中实现“老有所乐”。同时,积极构建多元化学习平台,持续拓展课程内容与形式,全面满足老年人知识更新与兴趣发展需求,扎实推进“老有所学”。

北苑村社区举行老年人集体生日会,让老人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北苑村社区开展插花活动,向长期热心社区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的老年志愿者致敬
北苑村社区创新搭建老年人才赋能平台,鼓励老年人以爱心观察员、安居巡逻队员等身份,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矛盾调解等公共服务,让长者在持续奉献中展现人生价值,完美诠释“老有所为”的深刻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区养老“北苑模式”。

北苑村社区安居巡逻队队员在琥珀小学(东区)门前护送学生上学
长期以来,蜀山区始终把老龄工作作为民生重点工程统筹推进,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积极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推进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丰富老年教育与文化活动,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处处传递着敬老爱老的暖流,让老年人共享城市高质量发展成果,切实提升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区民政部门积极开展“敬老文明号”选树工作,加强服务指导,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创建成效的首要标准,及时掌握创建进展,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全区共有4家单位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
未来,蜀山区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为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北苑村社区等先进经验,鼓励更多单位参与“敬老文明号”创建,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完善老年优待政策,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构建更具温度、更广覆盖的老年友好型社会,积极营造敬老爱老助老文明风尚。(文/孙媛媛、杨璐玥、黄玲玲、陈三虎、孙雨静 蜀山区委宣传部供图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