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花式“公园+”,幸福场景再上新!
它们是可漫步的生态展厅,可挥汗的智能赛场,可共鸣的文化沙龙,更是连接人与人、人与城的情感纽带。当草地音乐会的旋律在天鹅湖公园响起,市民们席地而坐,这份触手可及的“松弛感”,正是蜀山“公园+”建设递交的最新答卷。
在蜀山区,公园已超越了传统的“绿地”概念,从单一的观光地到多元的生活场,悄然引领着公园从“赏绿”到“享绿”的功能性革命。
人文湖畔从生态绿地到“生活客厅”

“放假来这里喝杯咖啡、晒晒太阳,感觉像在度假。”在天鹅湖公园的湖畔咖啡屋,市民陈先生这样感慨。在天鹅湖畔,湖畔咖啡屋一座难求,悠扬的民谣与咖啡香气交织,营造出充满文艺气息的社交角落。

焕新升级后的天鹅湖公园,是“公园+文化+休闲”的典范。傍晚,在天鹅湖公园的大草坪上,“草地音乐会”如期上演。市民席地而坐,在微风中伴着音乐摇摆,充满“松弛感”的一幕已成为公园新常态。从节日期间的诗歌展览、草坪瑜伽、诗歌朗诵会,到常态化的文化活动,天鹅湖公园已成功从合肥的“城市封面”,进阶为一个能滋养市民精神的“生活客厅”。

“来到公园,不仅可以赏景,还能运动健身,玩累了还可以坐下来喝杯咖啡。”蜀山城投运营集团副总经理周静表示,天鹅湖公园将公共区域充分开放,鼓励消费场景向外延伸,让市民在自然中享受商业服务带来的便利与体验。阅读节、艺术展、音乐演出等活动的持续举办,让公园成为“全天候”休闲目的地。
自今年5月开业以来,天鹅湖公园的人流与消费数据双双提升,这里已成为合肥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智慧运动科技赋能全民健身空间

蜀山城市运动公园,以187.5亩的规模,重新诠释“公园+体育+科技”。这里是运动爱好者的理想胜地,智慧与活力在此交织。
合肥首个室外红土网球场让人体验法网标准场地的魅力,专业级的足球场、篮球场等一应俱全。它更是一座“智慧”公园,智慧步道通过人脸识别记录运动数据,智慧骑行设备能提供个性化健身建议。

这种“公园+体育”模式的活力,在近日于此举办的2025城市腰约腰旗橄榄球联赛华中赛区(合肥站)比赛中得到极致展现。全国38支球队、近450名腰旗橄榄球运动员在此角逐。公园通过持续举办多元化赛事,正构建着一个完善的社区运动网络,成为凝聚人气的城市活力芯。

活力滨水绿色空间“圈粉”全龄段

当清晨的阳光洒向南淝河畔,家住附近的居民杨瑞龙正在绿意盎然的南淝河游园里,对着波光粼粼的河水,悠然吹响萨克斯。

这条南淝河南岸的绿廊,是“公园+生态修复+全龄友好”理念的集中体现。在生态修复层面,南淝河游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林木,并补植乡土植物,利用净化设施改善滨水生态,构建起一道韧性十足的绿色廊道。在全龄友好层面,设计充分关照不同年龄段的需求,为儿童设置了林下攀爬区、沙坑与秋千,为青少年提供了篮球半场与滑板空间,为长者打造了适老化的健身区与安静的棋艺平台,贯穿全程的无障碍通道,让这片绿色福祉滋养着每一位市民。

从天鹅湖畔的文化浸润,到运动公园的活力绽放,再到南淝河滨的生态全龄化改造,在“人民城市”理念指引下,蜀山区精心构建“公园+”新格局,以多元功能回应群众需求,以复合场景激活公园活力,为市民带来可感可及的生活品质提升,让城市生活愈发丰富多彩、近悦远来。(文/王璇、陈雨、葛庆钊、季云冈 蜀山区委宣传部供图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