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合肥高新区:科创生态驱动未来产业全球布局

时间:2025-11-0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合肥高新区19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集基础科研、产业转化与国际合作于一体的创新生态正在加速成型。这里既是量子计算等尖端科技的策源地,也是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的集聚区,正以开放姿态向全球伙伴释放合作机遇。

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高新区的科研实力持续领跑。依托国家量子实验室、国家深空探测实验室等重大平台,中国科大团队联合区内企业国盾量子成功构建“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在国际顶级期刊留下中国印记。目前区内已集聚超30家量子核心企业,形成覆盖核心组件、整机系统到云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为全球量子科技合作提供“中国方案”。

产业布局上,高新区正以精准落子抢占未来赛道。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该区集中签约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新型显示三大前沿项目:与自变量机器人合作开发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联合中航产服投资25亿元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基地,引入睿合科技10亿元显示产业项目。在空天信息领域,140余家企业已构建起“卫星制造—发射运营—数据应用”全产业链,2024年更斩获商业航天“最受欢迎落地园区奖”。

创新成果的高效转化离不开完善的生态支撑。高新区联合安徽大学共建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通过“校聘院用”模式培育产业化人才,推动高速低功耗芯片等技术走向应用。目前全区已集聚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新研机构400余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06家。金融方面,230支基金构成2700亿元规模的“基金丛林”,从天使投资到产业化阶段为企业提供全周期资金支持。

开放合作是高新区的鲜明特质。区内企业图哇科技借助资本支持,产品使用用户在全球超过30万,遍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聆动通用入选“2025中国AI出海未来独角兽企业”榜单。在空天领域,高新区依托“鹊桥二号”中继星开展空天信息国际合作,推动中国的商业航天成果走向世界。截至目前,高新区已培育境内外上市公司30余家,形成“科技研发—产业成长—资本上市”的良性循环。

从实验室的科研突破到产业集群的全球布局,合肥高新区正以“科创+智造”双轮驱动,构建起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这里既为全球技术交流提供平台,也为国际资本落地创造条件,成为中国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鲜活样本。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