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昆明:以综治中心为载体 守护社会和谐稳定

时间:2025-11-0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春城”昆明不仅以四季如春的景致闻名,更以不断深化的基层治理实践,让城市的和谐底色愈发鲜明。今年以来,昆明市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与效能提升为核心,紧扣“五有”目标和“五个规范化”要求,聚焦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社会治安风险协同防控主责主业,构建起“一站式受理、全链条处置、一体化防控、信息化赋能”的现代治理格局,让综治中心成为守护春城平安、传递民生温度的关键载体,推动全市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

从“分散跑”到“一站办”,群众办事更省心

“以前闹矛盾要跑多个地方,现在在街道综治中心,一上午就说清问题。”黑林铺街道居民对综治中心变化十分认可。“中心700余平方米空间内,前台分流、信访接待、矛盾调解、驻警等功能区齐全,还预留法律宣传、心理辅导室等,居民在同一空间就能找调解员、律师或驻点民警,无需‘多头跑’。”黑林铺街道平安法治办工作人员金驿介绍。

今年以来,昆明市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重点突破,五华区、西山区、呈贡区率先建成综合性服务平台,从硬件设施的完善度、运行机制的顺畅性到服务群众的实效性,均处于全省领先行列。呈贡区将中心建在政务服务中心周边,毗邻30多个部门,辐射重点区域,群众步行可达;晋宁改造400平方米中心,设“三区、十一室、一庭”,全流程可在一栋楼完成。截至目前,全市20个县区、143个乡镇、1711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均实体化运行,让群众“说理有地方、办事少跑腿”成为常态。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矛盾化解更高效 

“要不是综治中心能牵头召集公安、司法和妇联的工作人员共同介入,我这婚离得怕是要鸡飞狗跳。”黑林铺街道居民王某与前夫张某因拆迁房分割争执不下,还出现摔碎汽油罐的过激行为,被行政拘留。接到报警后,黑林铺街道综治中心迅速启动“2+3(1)+N”机制,统筹协调法院、司法所、派出所、律师、妇联等多部门联合分析研判,同时邀请“李学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参与调解。调解员了解到两人虽感情破裂,但均疼爱女儿,便以保障女儿合法权益为切入点,采用“背靠背调解”方式耐心疏导,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协议。

这起纠纷的高效化解,正是昆明市综治中心聚合多元力量化解矛盾的生动缩影。昆明市创新推行“常驻+轮驻+随驻”工作模式,推动职能部门、专业人才与社会力量深度融合,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解纷合力”。

晋宁区综治中心处理某物流公司拖欠工资纠纷时,便充分展现了该模式的实践成效。常驻的人社部门第一时间介入,送达劳动保障监察通知书,精准认定拖欠工资1.2万元;当企业提出无法一次性付清款项时,轮驻的调解员及时组织双方协商,明确约定付款时间与方式;到期企业未按约定履约后,随驻的法院工作人员随即协助王某提起诉讼,实现纠纷处理各环节无缝衔接、高效推进。专业力量的精准嵌入与全程参与,更让矛盾化解工作有了坚实的“硬支撑”,既提升了纠纷解决的专业性,也保障了处理结果的公信力。

“不了了之”到“事事回音”,治理效能更实在

“本以为房租要不回来了,没想到综治中心不仅帮我联系上租客,还促成了还款约定。”西丽园社区居民马某的租客拖欠1.1万元房租半年且失联,他准备起诉时找到社区综治中心,中心迅速派单给网格长和网格员,网格员入户走访摸清租客困难后,24小时内促成双方和解。调解后1周内,网格员2次回访确认还款计划,形成“受理—调处—回访—记录”的数字化闭环。

这样的高效处置,源于昆明市构建的矛盾化解全流程闭环机制。从西丽园社区“受理—调处—回访—记录”的数字化闭环,到晋宁区“调审一体化”模式下“现场调解—中心联调—司法确认—诉讼衔接”的全链条衔接,闭环逻辑贯穿始终。为防止“流程空转”,昆明还搭建多层督办体系,杜绝了“调处即止”的问题,让“事事有回音”成为昆明基层治理的常态。

如今,昆明的综治中心已不再是单纯的“矛盾调解点”,而是集服务、治理、防控于一体的“基层治理枢纽”,依托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让阵地更便民、力量更协同、机制更高效,用治理的“温度”与“力度”,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昆明、法治昆明保驾护航,让春城的和谐之花绽放在每一个角落。(李明、高丙芸)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