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综治中心织密“平安网”让治理更有温度
“以前解决纠纷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综治中心‘一站式’解决,省时又省心!”今年以来,云南省曲靖市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通过“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阵地重塑、“科技+机制”的双重赋能、“因地制宜+精准服务”的实践创新,构建起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基层治理体系,为曲靖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一站式受理,解纷提速护稳定
“没有办法的时候我都想过‘以命相搏’,没想到综治中心三天就帮我追回了血汗钱!”2025年2月,吴某某因场地使用权限与某商场产生争议,双方多次协商无果,矛盾逐渐升级。情急之下,吴某某爬到商场楼顶要跳楼。麒麟区寥廓街道综治中心接到诉求后,立即启动多元调处机制,一方面压实单位主体责任,请商场负责人从昆明赶到曲靖处置,另一方面积极整合部门资源力量,联系城管、市场监管、派出所等部门协同处置,经过三轮耐心细致的调解和释法,终于达成赔偿协议。
这起纠纷的高效化解,正是曲靖市综治中心“一站式”解纷机制的生动缩影。曲靖市打破部门壁垒,推行“常设常驻、派驻轮驻、随叫随驻”的联动模式,将公安、司法、信访、民政等部门力量整合进驻综治中心;设立综合调处室与劳动争议、物业纠纷等专业调解室,引进本土调解品牌,构建多元解纷格局;建立闭环流程,配套“一案三交”责任机制与“13715”计时办结机制,确保矛盾纠纷“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信息化赋能,智慧治理提质效
“通过平台预警,我们能够提前介入化解矛盾纠纷,避免矛盾升级。”会泽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沈宗朋介绍,这一平台是会泽县结合县域实际搭建的,集数据采集、分析预警、指挥调度功能于一体,如今已成为基层治理的“智慧大脑”。平台打破部门数据壁垒,整合人口、房屋、矛盾纠纷等各类信息资源,通过“红黄绿”三色管理机制,对高风险事项自动预警。目前,平台已累计归集数据12万余条,发出风险预警320余次,助力会泽县实现信访总量、刑事案件等“五下降”,无命案、重大安全事件等“三零案”目标。
以礼街道“数智以礼”小程序让基层治理更精准、更高效。作为服务易地搬迁群众的重点区域,以礼街道人员结构复杂、治理需求多元。街道综治中心依托“数智以礼”系统,对网格内人、房、事、物、组织等信息进行数字化建档、标识化识别、精细化定位,建立“一户一档”精准画像,实现治理要素全掌握。
“现在很方便,不管是邻里有纠纷,还是生活上有诉求,打开小程序就能上报。社区网格员很快就接单处理,一点不耽误,填报的事情处理完还能自己评价,整套流程特别方便顺畅,而且社区装了1200多个摄像头,住着又安全又放心。”以礼街道河滨社区居民韩金辰说。
如今,以礼街道网格内化解矛盾纠纷占比已提升至91%,群众诉求响应时间平均缩短至2小时内,“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现实。

本土化服务,实现家门口解纷
2025年5月,一名工头带领近20名工人在野马村草莓冷库务工,完工后7.4万余元工钱未结,雇主以草莓筛选质量问题为由拒付,双方矛盾升级。8月21日,待补镇综治办、司法所、野马村等部门迅速介入调解。基于事实和双方诉求,调解组促成双方互谅互让,达成由雇主支付5.5万元工资的分期付款协议,并明确工资分配责任,有效避免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针对辖区内工程建设项目集中、劳资纠纷易发多发的特点,待补镇综治中心创新打造“鸡鸣醒世”矛盾纠纷化解品牌,专门设置劳资纠纷调解中心,吸纳乡贤、人大代表、法律顾问等组成特邀调解力量,建立“人社+工会+司法+企业”四方联调机制。通过前期排查预警、中期多元调解、后期跟踪回访,实现劳资纠纷“源头预防、快速化解”。今年以来,中心已成功化解劳资纠纷28起,为农民工追回工资360余万元,切实守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以礼街道综治中心同样也注重本土化服务。该中心聚焦易地搬迁群众“安身更安心”的需求,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针对搬迁群众就业、子女入学、邻里适应等突出问题,中心整合工青妇群团力量、人民调解和行业调解等社会资源,设立就业指导、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专项服务窗口,开展“一站式”便民服务。今年以来,街道综治中心已开展便民服务1500余次,帮助解决就业岗位860个,调解邻里纠纷132起,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曲靖通过综治中心让平安建设的力度、法治建设的深度、民生服务的温度,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与安全感,既为高质量发展铺就了坚实社会底色,更让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枫景”,在爨乡大地上愈发鲜活。(李明、高丙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