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老戏腔”唤醒“新声带”

时间:2025-11-04

来源:合肥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开栏的话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

走进火热一线,聆听奋进足音。即日起,《合肥日报》开设“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栏目,记者将深入科研院所、项目现场、文旅街区、乡间沃野等基层一线,用笔触与镜头探寻产业园里的智慧脉动,触摸科技前沿的强劲脉搏,记录文化传承中的守正创新,见证绿水青山间的治理智慧,呈现合肥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

婉转的黄梅戏腔从专业的音乐厅里飘扬而出,登台演唱的不是名家大腕,而是500余位普通市民。11月2日,合肥大剧院音乐厅内,欢唱团的音乐爱好者们齐声合唱歌曲《黄梅戏》,歌声悠扬动人。

“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合唱团成员之一、“95后”龚洁笑着说,一次偶然观演,让她对曾经“感觉遥远”的传统戏曲怦然心动,从此踏入戏迷行列,“现在觉得戏曲离我很近”。

传统戏曲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捧的背后,是自今年9月启动的“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主题活动的持续升温。这场盛会汇聚南北剧种,广邀各地名角,搭建起全国戏曲交流展示平台,推动戏曲走到群众身边、融入日常生活。

市庐剧院院长段婷婷透露,随着戏曲氛围的热络,庐剧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增长令人惊喜。

事实上,针对庐剧的传承与焕新,合肥始终在探索。去年8月,由市庐剧院创排的庐剧《铁面无私》在合肥大剧院成功首演,获得观众连连好评。作为新编庐剧,《铁面无私》融合了庐剧东、中、西三路唱腔,并将于本月中旬登陆上海兰心大戏院,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庐剧,是回荡在合肥人心头的旋律,我们要让它激荡在当下最鲜活的舞台上。”段婷婷表示,市庐剧院将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创排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展现地域特色的精品剧目,用戏曲讲好中国故事的地方篇章。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持续推动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加强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完善“传帮带”机制,为庐剧艺术的薪火相传夯实人才基础。

当前,源自戏曲舞台的艺术活力,正逐步延伸至更广阔的城市空间。在合肥,一张精心设计的票根,成为连接文化与旅游的“金钥匙”。观众凭票根,可免费游览黄山、九华山等安徽著名景点,并享受住宿、餐饮等多重专属优惠。由合肥文旅博览集团开发的“百戏入皖”相关主题文创正式公开线下发售,囊括文创包、冰箱贴、笔记本等诸多产品,主题鲜明,兼具艺术感和实用性,受到众多市民游客青睐。

合肥文旅博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传桂表示,将深挖合肥科创资源禀赋以及在地文化内涵,构建“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融合生态,坚持做到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不断满足群众高质量文化消费需求。

携程和支付宝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首日,合肥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62%,假期前6日市内景区日均消费金额同比增长40%。戏曲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正悄然激活一座城的文化消费新生态。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我们将着力赓续城市文脉,加强对庐剧等优秀传统文化及红色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利用,擦亮城市名片、讲好合肥故事。”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唯一表示,将持续推动“文旅+百业”深度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新办好“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主题活动和“超级皖”美食争霸赛等活动,提升优质文化供给,构建消费立体新场景,为合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文旅动能。(许露瑶)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