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我市科技工作者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连日来,我市科技工作者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大家表示,将立足科研一线,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创新动力,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以更加扎实的科研创新实践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展现新作为。
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科研一线到产业前沿,“十四五”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安徽深信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杨子江见证了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应用的加速转化。
“我们与Futurewei合作开源研发并开源了具身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中间件Dora,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硬核创新,标志着我国在智能系统底层技术上实现了从能用到好用的跨越。”杨子江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扎根科研,勇于探索、敢于颠覆,从底层核心技术突破入手,推动人工智能更安全、更可信地服务实体经济,用更具原创性的技术服务国家智能化发展需求。
全会提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十四五”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聚焦生物基新材料攻关,在绿色制备工艺上取得突破,并加快成果转化,推动新材料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这一实践得益于国家顶层设计与省院市校协同共建机制,研究院在生物基新材料领域实现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呋喃基生物新材料应用工程中心科研人员胥李志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引领,在生物基新材料研发与成果转化机制创新上持续突破,加快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着力攻克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瓶颈,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平台和产业孵化基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全会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过去五年,中科合肥创新技术研究院聚焦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领域,建成25个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孵化企业超400家。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们倍感振奋,又深知责任重大。”中科合肥创新技术研究院平台建设部部长余伟表示,“十五五”期间,将紧扣“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部署,在新能源汽车、精准医疗等领域攻坚关键技术;通过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跨区域协同创新链条,力争在“十五五”期间培育更多新兴产业增长点。(卞怡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