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风引楚才 “合”你赢未来 “合肥千企万岗请您来”武汉高校行活动圆满收官
10月27日至28日,“志同到合 才聚江淮”2025年秋季“合肥千企万岗请您来”招才引智活动走进武汉,先后深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开展城市推介、专场招聘、皖籍师生座谈、科研平台参观等系列活动,为合肥高质量发展注入江城英才动能。

在武汉高校举行合肥专场推介会。
数据亮眼
硕博人才扎堆奔赴“科创高地”
近年来,合肥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培育形成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光伏储能等6个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本次武汉高校行活动聚焦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主导产业及新兴领域需求,岗位覆盖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超60%为研发岗、技术岗,精准匹配武汉高校在光电信息、材料科学、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与人才培养方向。

招聘人员向大学生介绍相关政策和岗位信息。
连续4场的高校招聘活动成果丰硕,约50家合肥重点单位共接收武汉学子简历2379份,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约81%,实现了高水平城市与高素质人才的双向奔赴。

为武汉学子送上招聘政策。
“简历质量都很高,学生科研和实习方向非常契合企业需求。”合肥大智慧财汇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的人事专员冯心语对此次武汉高校行活动十分认可,已有4名武汉学子通过本次招聘会参加线上笔试。
招聘现场
求职交流“热”力十足
27日上午和下午,工作组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招聘系列活动。同学们充分了解到了合肥的发展成就和对人才的诚挚邀约,纷纷围绕岗位要求、研发方向等问题与招聘人员深入沟通,现场气氛热烈。

武汉大学学子在招聘会上与用人单位洽谈。
28日上午,武汉理工大学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专员左胜杰正在介绍,公司产品包括车载显示、智能显示等。“当前合肥正全力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在运河新城已经聚集了不少产业链企业。企业对光学和LED封装研发岗位需求非常迫切……”听取介绍后,在场的同学纷纷提交简历。

武汉理工大学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
在武汉高校行最后一站——华中农业大学招聘会现场,主要研究方向为碳资源循环与环境催化的朱倩关注到合肥市蜀山区“中国环境谷”已经成长为国家级环境特色产业集群,去年全年产值超500亿元。她在多家链上企业填写了应聘登记表,“希望可以到合肥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

大学生在华中农业大学与招聘人员洽谈。
学子心声
皖籍楚才愿赴江淮筑梦
湖北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的安徽籍硕士研究生汪超凡“跨校”来到华中农业大学招聘会现场。他表示,“通过招聘会,我了解到合肥不仅有政策支持,还有很多高水平科研院所,我希望能在家乡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找到用武之地”。
汪超凡的想法并非个例。在武汉大学皖籍师生座谈会上,临床医学专业安徽籍博士研究生郭慈航分享道:“合肥医疗健康产业正是大有可为的时期,区域医疗协作为广大医学生带来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她期待把个人的成长融入合肥乃至安徽的发展进程中。

在武汉大学举行皖籍师生代表座谈会。
在与武汉学子互动中,不少皖籍学生还结合所学为家乡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希望创新人才引进办法,吸引更多‘新合肥人’前来实现梦想。”“深化‘AI+产业’跨界融合,让数字经济更好赋能实体经济。”“合肥聚集了曹操河、逍遥津等三国文化资源,文旅产业上还可以更上一层楼。”对于学子们这些宝贵的建议,工作组一一认真记录,现场给予回应,并表示将认真研究、及时反馈。

华中农业大学招聘会现场设置了“合肥味道”专区。
校地联动
为人才“留”下铺好路
此次武汉高校之行,不仅是一次招才引智的务实举措,更是合肥与武汉高校深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契机。
活动期间,工作组开展了市校领导会见,与4所高校就人才共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并深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地参观考察,精准对接科技成果与合肥企业发展需求,为合肥、武汉两座城市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众多学子走进武汉理工大学招聘会挑选心仪的岗位。
“我们不仅要把人才‘引进来’,更要让他们‘留得住、发展好’。”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合肥将与武汉各所高校建立更深层的合作机制,组织更多优质企业走进校园,积极打通“企业寻才—学生求职”通路,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集聚高地,让合肥成为更多青年人才实现人生价值的沃土。(文/王志鹏、李二明、孙雨静、葛庆钊、陈三虎 蜀山区委宣传部供图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