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区:精细管理助力街区品质提升
宜居的生活空间、规范的经营秩序、暖心的便民服务……今年,合肥高新区兴园社区服务中心聚焦街区环境秩序提升,以“创新联动机制、升级硬件设施、实施靶向治理”为核心,探索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精准服务”治理新路径,让街区“颜值”与“内涵”实现双提升,赢得居民和商户广泛赞誉。

华地紫园街区党支部召开“开门一件事”会议
创新联动聚合力,共治共享新格局。治理难题的破解,始于机制创新的突破。兴园社区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搭建“党委统筹-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四级联动体系,组建9支非公企业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门头广告清理等志愿服务27次,用实际行动改善街区环境。
“社区书记+城管中队长”双组长负责制的落地,让管理力量直接下沉7个核心街区,停车标线优化等问题得到快速响应。通过强化治理与执法联动,沿街商户“门前三包”履约率提升30%,商户主动维护街区环境的意识显著增强,形成了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良好氛围。

华地紫园街区党支部书记走访商户
硬件升级补短板,宜居宜业新体验。“平时带娃在这玩玩还挺好的,也很方便。”家住华地紫园小区的陶先生说。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发,兴园社区服务中心以“街区微更新”为抓手,持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在银杏路美食城等5个重点街区,新建2条休闲游廊步道和4处便捷休憩场所,让市民有了更多“慢下来”享受生活的空间。

新建的“银杏园”街角游园
针对快递、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需求,增设“小哥驿站”,缓解新就业群体“歇脚难、充电难”的困扰。同时,在兴园公建、华地紫园等街区加装智能车辆道闸,实施临停收费管理,形成“投入-提升-再投入”的良性循环管理模式。目前,已完成30余处监控盲点补位和500余平方米路面修整,街区安全与秩序得到有力保障。
靶向治理解民忧,多方共赢新活力。“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是兴园社区服务中心街区治理的核心准则。通过深入开展“听声问需”行动,走访350家商户,梳理出门头更换、门前卸货等各类需求76项,需求解决率超90%,切实为商户排忧解难。
“治理后不仅看起来有序多了,大家出行也更加安全了。”市民王先生说。面对车辆乱停放、出店经营等动态难题,兴园社区服务中心联动消防、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15次,整治各类乱象120余次,有效维护了街面整洁有序。值得一提的是,由13家爱心商户和2家医疗机构组成的“街区爱心联盟”,推出“中医夜市”“爱心粮票”等服务项目,累计服务居民超1000人次,也为商户引流超100人次,实现了街区治理、商户发展与居民受益的多方共赢。

华地紫园街区停车标线优化
下一步,合肥高新区将继续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全力落实“门严、地净、车齐、无卫生死角”目标,持续为商户与居民搭建互惠互利的平台,让街区更具温度、更有活力,不断提升居民和商户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文/王青 高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