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合肥企业入选“2025科创未来之星企业”榜单

时间:2025-10-22

来源:合肥晚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三年磨一剑“造物”施魔法

合肥企业入选“2025科创未来之星企业”榜单

和晨生物的实验室及产线。(图源和晨生物)

近日,长城战略咨询发布“2025科创未来之星企业”榜单。在全国80家科创未来之星企业中,合肥企业合肥和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晨生物”)赫然在列。这让企业联合创始人杨青格外欣喜。

这家专注于“造生物”的企业,生于合肥、长于合肥,已有三年时间。今年,随着企业首条高端美妆示范产线建成,杨青对前路更加自信。

三年,在合肥“造生物”

和晨生物,正如其名字,做的就是合成生物、生物制造。

在和晨生物实验室的一排排发酵罐中,正进行着生物合成一项关键工序,无数微生物正在“吃掉”营养成分,通过代谢产生物质,生成最终产品,整个过程犹如魔法。

正是借助这样一项项生物科技魔法,和晨生物已经打造起小品种氨基酸、生物基化学品、高附加值活性原料三大产品体系,可应用于护肤品、保健品、生物医药、饲料、新材料等多领域。

“今年上半年,我们的首条高端美妆示范产线建成,最近完成了取证,即将开启量产!”杨青难掩激动。

然而,将前沿技术转化为产品、乃至市场认可的商品,道路从不平坦。

“创始人就是一个多面手。”杨青感慨道,“除了统筹全局,在某些关键节点上,必须自己顶上去,弥补初创期的短板。”杨青分享了一次技术攻坚的经历。在某个生物基化学品的纯化环节,团队一度遇到瓶颈。为了将产品纯度提升至符合聚合物单体的高标准,杨青带着研发团队泡在实验室近半年,反复试验,最终攻克了这一难题。

市场开拓同样考验着这支团队。杨青一周的行程表,是创业者“在路上”状态的最佳注脚:“五天时间,五个城市:包头、郑州、合肥,昨天在上海,今天又到了丽水。”杨青的语气中带着乐此不疲的味道。一步一个脚印的奔波,让和晨生物的核心客户群从无到有。

一群人,因创新相聚

在合肥,创新不孤独。杨青讲述了一段创新相遇的故事。

和晨生物四个创始人,除了杨青,还有谢希贤、於洪建、周伟正。“我们分别来自上海和天津,2022年,在合肥因为和晨生物相聚了!”杨青介绍,四个人中,有的是高校老师,有的从事了二十多年技术开发。“各有专长、经验丰富。”杨青表示,和晨生物的核心成员平均都拥有15年以上的工业界经验,业务能力涵盖菌种工程、发酵和提取工艺、放大量产、产品配方解决方案、市场渠道等。“合肥的人才聚合力,让我们能够同路而行。”杨青说。

回顾在合肥的三年发展,杨青深感当初选择的正确,“合肥对科创、对技术、对研究的重视,从产业层面到政府层面,都让人印象深刻。”

杨青提到,合肥市专门牵头成立了生物制造产业专班,快速规划相关基础设施,大力培育本土企业,积极引进行业龙头,展现出发展生物制造这一未来产业的决心与效率。

具体到和晨生物,企业落户仅半年,合肥就协助完成平台建设,解决了产品中试这一关键环节。“创业离不开资金的‘燃料’。”目前,和晨生物已完成三轮融资,获得科大硅谷、兴泰创投等助力,融资近亿元。杨青透露,目前企业正与省市创投机构和市场化机构紧密接洽,新一轮融资即将开始。

更让杨青看好未来的,是合肥整体产业生态。

“生物制造是一个源头性物质创造工程,一种物质生产出来,可以广泛应用于下游众多产业。合肥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低空航空器等产业,都是我们的‘未来场景’。”在杨青看来,合肥的千行百业,皆是机遇。

合报科学+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张玉莲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