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未来学家凯文·凯利邂逅杭州:提前体验到了“未来10000天的可能”

时间:2025-10-2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无人机送来一杯醇香的咖啡,机器人擂台赛激战正酣,外骨骼机器人帮助长者稳健行走,AI助视眼镜为视障人士描绘世界……这不是科幻电影的片场,而是2025杭州未来生活嘉年华上,超过十万市民与游客共同经历的日常。刚刚过去的周末(10月17日-19日),全球著名未来学家、《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现身杭州,在这场以“未来”为主题的盛会上,他不仅向公众描绘了下一个万日的技术图景,更从这座城市的创新实践中,感受到了中国发展的强劲脉搏。

图:凯文·凯利获赠杭州的礼物,英文版《寻龙诀:为什么“六小龙”诞生在杭州?》一书。陈中秋  

一堂面向未来的公开课:AI将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

在题为“未来10000天的可能”的主题演讲中,这位白发预言家为杭州带来了一堂关于未来的公开课。他预言,一个由人工智能和其他前沿技术深度赋能的新世界正在加速到来。

“未来,好莱坞的电影将不再于影棚拍摄,而是由AI生成;世界上80%的工人将离开办公桌工作;绝大多数教育将不再局限于学校围墙之内,学习的核心是‘学习如何学习’。”凯文·凯利表示,当前我们所见的人工智能惊喜仅是冰山一角,更大的变革即将涌现。

在与杭州科技企业的对话中,他特别强调了人类在AI时代的主动性与责任感。他认为,人类应作为表率,向AI展示我们好的一面,共同塑造一个更美好的数字文明。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他对中国科技创新的前景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明确提出,杭州有潜力成为一座人人向往的“酷城市”,并大胆预测:“五年后,世界上最好的AI芯片可能就在中国。”这番判断,源自他此次杭州之行中对当地科技生态的深入观察。

一次对未来时间表的“修正”:杭州创新实践刷新全球认知

凯文·凯利此行并非单向的布道,更是一次双向的学习与印证。为了此次演讲,他特地提前抵达杭州,走访了Rokid、每日互动、强脑科技等多家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企业。

在亲身体验和深入交流后,他坦言,杭州的创新实践正在修正他原有的预测。“在深入了解脑机接口技术的实际进展后,我将该技术普及的时间表从25年提前到了10年。”他从一家专注于脑科学领域的中国公司身上,看到了梦想加速照进现实的速度。

这种“修正”在嘉年华现场得到了具象化的展示。在宇树科技的展台,能打拳击的G1机器人吸引了凯文·凯利的注意,他饶有兴致地从背后轻推机器人,测试其平衡能力。这家从杭州成长起来的机器人公司,如今已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成为凯文·凯利观察中国创新的重要样本。

从品尝迅蚁无人机送达的咖啡,到体验各式各样的机器狗和人形机器人,凯文·凯利在嘉年华上完成了多个“人生第一次”。这些沉浸式的体验,让他书中描绘的未来场景变得可触可感。

一座城市的创新抱负:从南宋CBD到现代CID的活力跃迁

本届未来生活嘉年华落地于杭州市上城区,其选址本身即富含深意。这里曾是南宋时期的“CBD”(中央商务区),见证了“四大发明”等古代科技的广泛应用与中国古代智慧的巅峰。如今,它正致力于转型为现代化的“CID”(中央创新区),上演一场全域性的创新革命,为核心城区的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

活动由都市快报、杭州国际传播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是杭州打造“创新活力之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次集中亮相。在这里,科技与人文并非割裂,而是双轮驱动,和谐共生。

在位于南宋御街的ORRO艺术空间,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设计作品《跳格人生》和《龙宫戏影》吸引了众多目光。游客们用脚点亮地砖灯,重温童年跳格子的简单快乐;手持电子箭杆,操控数字皮影,让传统非遗焕发全新魅力。这一幕,完美诠释了“科学与艺术在山顶相遇”的深刻内涵。

从2017年邀请《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到如今的凯文·凯利的到访,杭州通过持续打造“未来生活节”这一IP,始终保持着与全球最前沿思想的同频共振。八年间,当年播下的种子已开花结果:王坚院士团队的算力成功“上天”,宇树科技走向全球,《黑神话:悟空》震撼世界……杭州的创新故事,正是一部关于坚持与信念的叙事。

凯文·凯利的杭州之行,是一次未来预言与当下实践的碰撞。它向世界表明,未来并非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在每一次技术突破、每一场应用落地中逐步生成的现实。在杭州,人们不仅能提前触摸未来,更能参与塑造未来。这座城市的创新活力证明:当对未来的向往与持之以恒的奋斗相结合,必将收获最响亮的时代回响。(杭州国际传播中心供图供稿)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