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桥头集镇:日烘干粮食能力420吨 保障粮食安全
“自从村里修建了粮食烘干房,我再也不用担心秋收季节下雨了,粮食不会出现因为阴雨天气无法晾晒而发霉发潮的问题了。”肥东县桥头集镇梅山社区种粮大户施斌斌深有感触地说道。每到水稻收割季节,“晾晒难”就成为了广大种粮大户的烦心事。农户抢收回来的稻谷只能在马路、空地上翻晒,不仅需要看天“吃饭”,还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不过今年的收割季节,桥头集镇梅山社区修建了规模化粮食烘干房,日总吞吐量高达420吨!困扰当地农户多年的晒粮难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稻谷无需“见太阳”,烘干后就可直接打包入库。
桥头集镇粮油种植规模宏大,是当之无愧的农业生产重镇。然而,过去全镇仅有肥东县王为刚家庭农场具备粮食烘干能力,且仅配备一台30吨烘干设备。面对庞大的粮食产量,烘干能力的严重不足,犹如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成为制约当地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肥东县桥头集镇规模化粮食种植烘干房项目应势而生,承载着破局与发展的使命。
该项目总投资1300万元,资金全部来源于衔接资金,配备了8台30吨横流烘干机与12台15吨混流烘干机,总吞吐量高达420吨,这一规模在周边区域遥遥领先!其中,横流烘干机凭借节省燃料的突出优势,能够高效处理水稻、小麦等大宗粮食作物;混流烘干机则以灵活性见长,可精准应对各类小颗粒作物的烘干需求。烘干房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农户晒稻难问题,同时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6万元。这笔可观的收入,将化作社区发展的强劲动力,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益事业发展,让社区居民实实在在地共享农业发展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在烘干流程方面,实现了全流程高度自动化。当粮食运输车辆驶入厂区,只需停靠在液压翻板指定位置,无需人工操作,液压翻板便能迅速、精准地完成卸粮工作,并将粮食输送至提升机。提升机每小时可输送50吨粮食,随后粮食经清选机去除杂质,确保品质上乘。经过清选的粮食,再由提升机、刮板机有序送入烘干机。烘干机配备智能化控制系统,操作人员仅需在控制台上轻点按钮,便能实现粮食自动进料、智能烘干、精准出料等一系列操作。烘干完成后的粮食,可通过传送带直接装车运输,也可暂存于棚内,整个流程一气呵成、高效便捷。
下一步,肥东县桥头集镇规模化粮食种植烘干房将持续深耕农业生产领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优化设备性能、提升管理水平,致力于进一步提高粮食烘干与育秧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积极探索与周边农户、农业合作社的深度合作模式,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文/余兰兰 肥东县委宣传部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