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合肥庐阳区:作答“创新之问” 锐意破浪前行

时间:2025-10-17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安徽考察,目光始终聚焦科技创新,为我们指路领航。

十月庐阳,“新”潮澎湃。从科学岛的“塔尖突破”,到产业园区的“星火燎原”,庐阳的创新链正加速成熟,越来越多的“科技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图 | 科学岛

脚踏沃土  让创新盆景连成风景

政策引领,步履不停。从2023年2月实施“全域科创”战略,到2025年3月推出《庐阳区科技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合肥市庐阳区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以创新“领先一步”带动发展“快人一筹”。

这盘棋,正将实验室的“智慧”,转化为生产线的“庐阳精度”。在“科大硅谷”庐阳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中科热仪创始人丁延伟,带领团队研发的升级版三维传感器近日通过验证,性能达国际领先,一举填补国内高精度三维热流传感的技术空白。

然而,这位在实验室里游刃有余的科学家,在创业初期也曾为资金和场地困扰。庐阳区第一时间跟进,协调投融资支持,精选庐阳大数据产业园作为企业“首发站”,让项目快速步入正轨,科研人员潜心研发。

图 | 庐阳大数据产业园  何刚 摄

中科热仪是快速生长企业的一个典型。在庐阳“一港七园”版图上,正崛起一个“硬核天团”。中科智的氮氧传感器,是全国唯一的国产替代;皓宇芯光的极紫外激光器量测设备,实现了自主可控……众多“园中盆景”,逐渐构成引人瞩目的“产业风景线”。

蝉联“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跻身“全省制造业综合实力十强区”榜单……在追逐“千亿集群”的传感梦想中,庐阳区正锚定“2+3+X”产业方向,投身“两业融合”的大城市转型浪潮,在先进制造业中探寻一条越走越宽的发家之路。

拥抱生态  让创新森林生机盎然

大恒能源等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华创鸿度等专精特新“小巨人”,逐步成长为传感、仪器仪表等细分领域不可或缺的“精仪尖兵”,麦腾数字未来港等孵化器不断完善精准培育体系,全过程呵护创新幼苗……在庐阳,“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正加速形成。

在瑞控信全国选址研发制造基地之际,庐阳区主动出击,吸引企业落地庐阳经开区。庐阳科创集团联合融资机构为企业提供了3000万元融资支持,并协调一栋3000多平方米楼栋作为办公场地,为企业解了资金与场地的燃眉之急。

图 | 瑞控信公司机装与电装车间   邱少林 摄

老街巷附近的科创载体一样享受到庐阳区的全面“助攻”。红专1号、德必庐州WE"、中科医谷等科创载体崛起的背后,是精准对接中国科大、科学岛,高效配置产学研资源、高效为企服务的“庐阳速度”。

近年来,庐阳区紧密联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大等“科研国家队”,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的全链条转化体系,培育了中科热仪、曦合超导等一批精密传感高技术企业,并引进香港理工大学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共建研发中心、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为区域传感器产业提供更多“智力支撑”。2025年以来,庐阳区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346%,创新动能持续释放。

仰望“塔尖” 让耀眼明星落地生花

作为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的核心承载地,庐阳区紧握“国之重器”集聚优势,背靠能源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全力推动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图 |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   邱少林 摄

如何将优势转化为胜势?破题的关键,在于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中科太赫兹创始人刘海庆的体会很直接:“选择庐阳,就是看中这里浓厚的创新氛围,和政府全心全意服务成果转化的那份决心。”

图 | 中科太赫兹公司工作人员在操作检测仪器   何刚 摄

他所带领的企业,依托“人造太阳”相关技术,成功研制出太赫兹安检设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内高铁、地铁等场景。未来,这项技术还将走进生物医疗、工业检测、6G通讯等更多前沿领域。

面对太赫兹这类源自科学岛的尖端成果,庐阳的响应既迅速又扎实。

庐阳经开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创智中心项目已明确方向:重点引进太赫兹技术应用研发及相关产品生产、检测总部类项目,完善产业链配套。而科学家小镇南园、未来创谷、黄岗科技园……这些“塔尖”科技的核心承接平台,如一个个静待星光落地的港湾,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

作为合肥的城市起源、文化发源创新策源和饮用水源庐阳正凭借产业链的强大聚合力,园区平台的坚实承载力,营商环境的一流吸引力,以“新”为帆,以“质”为锚,驶向更加壮阔的未来。(文/王凯    庐阳区委宣传部供图供稿)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