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为一场戏奔一座城,这是青春奔赴热爱

时间:2025-10-16

来源:合肥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百戏入皖,星耀合肥,青春有戏!

走下“百戏入皖・星耀合肥”的大舞台,“00后”青年昆曲演员庄芯悦激动地说道:“观众的掌声鼓舞了我的心,年轻的戏迷和我们年轻的演员,有种灵魂上的交汇。”

什么是“灵魂上的交汇”?也许是舞台上,青年演员扎实的功底、细腻的表演走进了台下观众的心;也许是天南地北的观众千里迢迢而来,不约而同为戏曲叫好的双向奔赴;也许是这座青春洋溢的城市,以戏曲为媒,敞开一扇五彩斑斓的大门,让精彩戏曲与青春年华在此相遇。

相关统计显示,在“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活动中,年轻观众占比最大,年龄20~39岁的青年观众占比约六成——年轻的“老戏迷”杨超一下班,便从南京赶高铁来到合肥看戏;28岁小伙赵志祥第一次走进剧场看昆剧时,直呼“眼前一亮”;来自安徽大学的法语教师Laurent用法语点赞“百戏入皖”……当越来越多喜爱现代流行乐、摇滚、说唱的年轻人爱上了听戏,当年轻人成为看戏“主力军”,惊奇之余,我们更多的是惊喜。

安徽大学法语教师Laurent在“百戏入皖·星耀合肥”名家名角名剧惠民展演现场观看演出。记者张正朋摄

优秀传统文化,往往有着穿越时空的感染力。就拿昆曲为例,被称为“百戏之师”,有600多年的历史,它在时光的慢熬下,精致曼妙、历久弥香。在百戏入皖昆剧经典折子戏专场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柯军在《邯郸记・生寤》中,用细腻的功底再现了“黄粱一梦”,情节紧凑、生动细腻,不仅是一段“艺术大赏”,更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深度思考,可谓味苦回甘、余音绕梁。

年轻人热爱戏曲,也离不开戏曲主动拥抱年轻人。在与时代的对话中,传统戏曲不再是那可望而不可即的阳春白雪,而是学会了俯下身来,用年轻人的“语言”与青春沟通。这一点,合肥人深有体会。前几年,合肥演艺集团推出的青春版庐剧《秦雪梅》就大受“00后”“90后”的欢迎。相比于20多年前的《秦雪梅》,青春版《秦雪梅》不仅时长“瘦身”,还让年轻人挑大梁,加入了沉浸式的表演。百戏入皖,把准了时代脉搏,采用了当代表达,让戏曲注入更多“青春基因”。

国庆中秋假期,“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江淮好戏连台惠民展演在合肥骆岗公园火热开展,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记者方妍摄

从某种程度上说,“百戏入皖”与青春合肥最是合拍。合肥用更开放、更包容、更年轻的胸怀托起了百戏入皖。从低至30元的惠民票价、推出1分钱“坐公交看大戏”,到敞开热点旅游景区大门,让戏迷凭票游合肥、发起“戏曲进校园”,让“戏班传承”走向“全民传承”……这些惠民举措,为民情怀,饱含着这座城市的可爱与温柔。街头的烟火气、生活的时尚感、文化的亲和力、科技的炫酷感,如此种种,青春洋溢,活力无限,怎能教人不爱?

为一场戏,奔赴一座城,这是青春奔赴热爱。

文字/视频 |周军、丰贤胜、潘子璇、胡琪、王艳

编发 |全媒体编辑周巧

出品 |巢湖观澜融媒体工作室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