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区:“三点发力”助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近年来,合肥市蜀山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围绕“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三个方面,明确主题主线、创新机制载体、建强师资队伍,扎实筑牢基层基础,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聚焦“教什么”抓准“需求点”,以“实招”提升内容供给“精准度”。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紧扣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做好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结合基层党员实际需求,分类设置政治理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专题课程,实现精准施教、学用贯通。
注重课程内容的时效性与实践性,将中央最新决策部署融入教学全过程,依托“学习强国”“安徽党员大课堂”和远程教育终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直达一线,确保党员第一时间掌握政策动态。通过问卷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实地了解党员培训需求,梳理7类基层党组织共性问题,形成《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问题清单及对策建议》,动态调整课程设置。结合区情实际,开发“推进全域科创”“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城市精细化管理”等12门本土化案例课程,增强教育的贴近性与感染力。
聚焦“怎么教”打通“连接点”,以“新招”提升教育培训“鲜活度”。依托党校主阵地和镇街党群服务中心,开展集中轮训、专题研讨、情景模拟等互动式教学,增强学习吸引力。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先后打造“红色口述史馆”“‘两弹一星’精神纪念馆”等现场教学点22个,形成党性教育、新质生产力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4条现场教学路线,探索“课堂+基地”实训模式,强化党员实践体验。
针对不同党员类型,开设“蜀山讲坛”“光合大讲堂”等,聚焦“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工作所需、前沿动态”四大方向,采取“专题授课+互动交流+心得分享”形式,搭建党员干部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新平台,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用好科教、产业资源禀赋,把“教室”搬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一线,围绕“何为新质生产力”“我们怎么干”等开展现场授课。
聚焦“谁来教”夯实“支撑点”,以“硬招”提升教学力量“专业度”。建立区级党员教育动态师资库,按照“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原则,着力在党校、高校、党政干部、讲师团、基层典型等5类群体中优选师资力量。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干,每年举办“微党课”“思政微课堂”“书记讲党课”系列比赛等,挖掘师资队伍后备力量,为党员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蓄好“源头活水”。
结合领导干部上讲台、“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活动等,由区领导带头到包联镇街、分管部门,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到分管行业、包联片区开展理论宣讲,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教育的浓厚氛围。深挖用好各领域优秀人才,整合组建19支特色宣讲队,在各行各业开展微宣讲,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故事”阐释“大道理”,让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从荣誉榜走进党员身边,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榜样精神深入人心。(文/李剑 蜀山区委宣传部供图供稿)